第482章 拚音方法(2 / 2)

薛素素也是蘇州人,從小流寓的嘉興也是吳語區,她的蘇州話說的很標準。

她聽了一會兒,大概知道王文龍是在寫個類似字典的東西。

過不多時,王文龍將最後幾個偏旁部首寫完,又和沈宜修商量了一下,沈宜修點點頭,王文龍這才放下毛筆,笑著問薛素素:“薛小姐可知道反切法?”

“是標記字音的反切法麼?”薛素素問,“我知道的。”

王文龍點頭道:“這就方便了。我從反切法的思想出發,想出了一套標記字音的新方法,叫做拚音法,這一套拚音文字是從相應字形的字中以偏旁部首拆解出來的,大概可以拚出蘇州方言。”

“拚音?”薛素素低頭看去,一時還不能理解。

王文龍解釋說道:“而今注解某字發音,有直音、紐四聲法等等,但換了不同方言就都難以使用,哪怕是切音法拚字,在不同方言之中遇到某字發音不同也無法實行。我發現切音法是用兩個漢字()

拚出一個讀音,第一個字提供發聲方式,第二個字提供發聲韻尾,其實完全可以將一字的讀音分成聲韻兩個部份,用聲母韻母再加上四聲音調,便可以推估出該字的讀音。”

“聲母?韻母?”薛素素還沒聽太懂,但覺得王文龍十分厲害。

沈宜修笑道:“你莫聽他講的文縐縐的,其實這法子比切音還要簡單,我們先來學韻母,學著姐姐你就明白了。這個韻母表示‘籲",蘇白裡‘吹氣"的‘吹",‘讀書"的‘書",‘天時"的‘時"都是這個韻。”

會用反切法的人就會用拚音,隻不過是將反切法裡兩個字換成聲韻母而已。反切法記錄讀音其實已經比較科學,使用者已經想到了聲母韻母的不同,隻不過還沒有完全提煉出音素。反切法的問題是漢字古今讀音不同,不同地區的漢字讀音也不儘相同,用某時某地的反切放到另一地方,很容易切不出正確的讀音。

原本曆史上要一直到清末,隨著考據學和語言學的發展,中國學者才會自發展開“切音字運動”的探索,清代的語言學家試圖將反切法進一步科學化,到民國以後出現注音字母,漢語注音總算開始音素化,一直發展到後來的拚音出現,漢語“音素化”過程總算完成。

五十年代以來漢語的方言全都進行了音素化注音記錄,不光有普通話拚音,語言學家還用同樣的方法記錄了各地方言本的字詞語句拚音。

王文龍記憶中就看過一套吳語拚音,那是一套用來標注上海話的拚音方案,那拚音表也就是一頁而已,王文龍完全記得下來,隻不過後世上海話和明代的吳語還有不少差彆,王文龍跟沈宜修一起商量,花了一天時間才最終確定出來拚音方案。

最終記錄下的蘇州話拚音有聲母二十七個韻母四十九個,聲調也遠比後世普通話複雜,達到了七個。

至於拚音的寫作方法,王文龍把原本的拉丁字母拚音改成了類似民國時期注音符號的簡化漢語偏旁部首方式,看起來比較符合漢字審美。

薛素素的腦子並不笨,很快就弄懂了拚音的使用方法,從上午學到下午,她在每一個拚音下麵都標上了對應的聲、韻母字例。

薛素素對於王文龍搞出的這一套拚音方案極為驚訝,因為這套拚音拚讀出來的字實在太準了,隻要掌握了聲韻母的發音方法以及七個聲調,把一句話拆開後一個字一個字的拚,哪怕不會說蘇州話的人也能將一句蘇州話模仿的字正腔圓,用來突擊學習蘇白簡直再合適不過。

薛素素暗暗看著在一旁喝茶看報的王文龍,不由的心生佩服,但同時又有些失落。

王文龍今天專門帶了沈宜修來教她,除了沈宜修也是蘇州人,蘇州話說的好之外,顯然也是為了避嫌。

薛素素既因為王文龍是正人君子而覺得高興,卻又暗暗失落於王文龍教她東西還要把老婆帶上,似乎對她全然不感興趣。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