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頸鴛鴦會原作是一篇講述臨淮武公趙業的愛妾步非煙和趙業的兒子趙象私通,最後被丈夫所殺的故事,過去往往被認為是警惕富家看管好自己妻妾的文章,而如今卻有人將這篇改編成《新編刎頸鴛鴦會,把此故事寫成了一篇愛情。
此作照著《甄嬛傳的套路,將女主步非煙原本的***橋段全部洗白。
新編之中,作者先給女主步非煙增加了她在青樓時和本地才子兩情相悅的故事,才子受難,步非煙去求趙業解救,接著***趙業又看上步非煙,兩人暗生情素,步非煙嫁給趙業為妾。然後又引入宅鬥故事,步非煙在趙業家中處處被主母針對,又一次次被當年青梅竹馬的情郎,如今做了趙業幕僚的才子所解救。
後來趙業終於背叛步非煙,此時步非煙又遇到了趙業的兒子趙象,趙象屢次在父親手下相救,兩人漸漸走在一起。
這篇將步非煙的愛情寫得相當精彩,吸引了大量讀者的追讀,賺足了閨閣女性眼淚的同時,作者“洗白***”“教唆亂禮”的操作也引來許多人的批評。
好在作者早就想到了這篇會招來責罵之聲,所以一直用的筆名,根本沒人知道這篇是誰所寫。
此時的江南,大量明晃晃的***都在市場上售賣,《新編刎頸鴛鴦會中甚至沒有多少***段落,實在沒有太多實在沒有太多被查封的理由,文人士大夫罵他們的,連載此的報紙反而越賣越火。
小丫鬟買好了菜,在回程的床上搖搖晃晃的看著。
連載內容已經到了最後幾章,趙業回心轉意卻發現步非煙和人私通,講她縛在柱子上拷打,但步非煙死也不肯說出趙象的名字,當趙業端來毒酒讓步非煙選擇是服毒自儘,還是供出女乾夫之時。步非煙說出了那句經典台詞:“生則相親,死亦無恨。”果斷將手伸向酒壺。
小丫鬟激動的眼淚都飆了出來,而作者就在此處斷章,急得她如熱鍋上的螞蟻。
小丫鬟回到家時就見薛素素也已經回來,薛素素見自己的貼身丫鬟眼眶紅紅的,又看到她手上的報紙,掩嘴笑道:“傻姑娘,那是編出來的,何必看得又哭又笑?”
小丫鬟紅著臉擦擦眼睛,問道:“小姐從王先生那裡回來了?一上午可做了什麼事情?可有約好下一次又去他家?”
薛素素臉紅道:“你瞎說什麼?我隻是去建陽先生家談論如何宣傳賑災,沈夫人和李夫人也在旁側的,哪裡有那許多齷齪心思?”
“唉,小姐怎麼還不開竅?”小丫鬟在一旁著急道。
薛素素不想回答,做了坤班教頭以後薛素素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快樂,她不再被馮從愆所支配,同時又不像以前當名妓之時隻是彆人的玩物,而是能受到眾人的尊重。
雖然心中對於王文龍還是有異樣的感覺,但是薛素素卻又害怕自己貿然的表現會讓她和王文龍產生嫌隙,失去如今的美好生活。
薛素素和丫鬟名為主仆,實則與姐妹相當,她也知道自己未來的結果會實際影響自己貼身丫鬟的生活,自家小姐妹怎能不擔心?
“把報紙給我。”此時她不想回答丫鬟的問題,於是顧左右而言他的說:“你不要光顧著看,這報紙上的時事新聞也要多看著些。”
說著薛素素翻開報紙正麵,就見頭板上便有關於她的新聞。
自從民黨大會之後,王文龍和坤班和薛素素這幾個字眼就經常在江南傳揚,王文龍也樂得用這方式為坤班宣傳,於是沒有做出澄清,薛素素對此也已習以為常,可當她仔細看起這篇新()
聞時,薛素素的嘴唇便臉色便漸漸發白。
這篇新聞並不是傳王文龍和薛素素的花邊消息,而是號稱扒兩人的“真相”。報道中說,薛素素原來是一個南京秀才培養出來的,但是王文龍為了得到薛素素,先將薛素素的乾爹秀才奪了頭巾,而後又搶走那秀才在蘭社之中的股份將之改成自己的坤班。
薛素素完全被描寫成一個風流成性,水性楊花的女子,而王文龍則是陰險狡詐,霸道蠻橫。
甚至此篇報道在最後還影射說王文龍倡導護糧其實是為了從中漁利,在籌款之時夥同民黨貪汙了大量錢財,否則他怎麼會輕易的捐出二百兩銀子外加二百石糧食……(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