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提出審計製度(2 / 2)

特彆讓葉晝則認同的是王文龍所寫“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來解釋審計的意義。

這句話是大明天順年間山東巡撫年富在《官箴中寫的,隻不過在大明的流傳並不廣,原曆史中這六個字要到乾隆年間,因為清代的官宦世家顏希深祖孫三代不斷宣傳,才變得天下揚名。

王文龍直接寫出了審計的三大意義。

一,維護財經法紀,定時的公開審計可以建立民黨的聲譽和威信,至少也能防止被有心人誣陷;

二,改善經營管理,一次次的嚴格審計必然能夠抓出內部蛀蟲,查出經營之中的浪費情況;

三,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有一些錢民黨自己以為用在了正地方,但是卻不一定能夠收獲民心,若是公開出民黨的錢財去處,讓百姓都來發表意見,民黨用同樣數量捐款所收獲的民心定然會大大增加。

葉晝則越看越同意,忍不住稱讚道:“建陽果然高見,用此辦法既能夠掃清此次汙蔑之事,還能將壞事變為好事,從此為我民黨打下名聲,甚至防止日後有人清查舊賬,說我民黨資金來源不明所做事情隱晦不清。建陽八閩第一謀士之名果然不虛也。”

王文龍說:“南京並沒有專管審計的部門,但以民黨的聲望,完全可以請來戶部的各司官員以及南京六部的禦史負責審計。想來他們也會需要這樣的名聲。國子監和兵部我有故交,便由我去請,另外五部以及南京留守司中的禦史就要有勞晝則了。”

“哈哈哈,此正是花花轎子人抬人之策,我怕看許多人巴不得要來呢。”葉晝則笑著說道。

五天之後,《蘇州旬報以及江南各家上得了台麵的報紙同時發布消息,民黨宣布正式成立“審計辦”,並刊發了王文龍所說的審計工作的原則以及三大好處。

“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下麵附上的則是一連串同意參加民黨“審計辦”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都沒有寫官職,但有心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什麼級彆,以南京兵部尚書孫礦為首這就讓一群人驚訝。

彆看孫礦被東林黨擠兌的不成樣子,但南京兵部尚書卻是負責管理南京事物的“南京防務堂會議”的頭把交椅,在南京的六部尚書之中地位最高。

再下去,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守備勳臣,另三部的尚書、南京六部的禦史、南直學台一一列名。

由於《蘇州旬報的傳播能力夠強,這些大佬的名聲也夠響,此消息迅速傳開,並且飛快引得各界支持。

這是自然,因為名單之內包括了東林黨和三黨的乾將,各派彆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得給麵子站站台。至於王文龍和薛素素,他們本來也沒有得罪三黨和東林黨,無論是誰想整他們,都和此時朝中的黨派沒什麼關係。

如果報紙隻是罵王文龍和薛素素,王文龍還會有一些為難,但是他們偏偏涉及到民黨,真動用出民黨的隱藏實力,那就根本不是一二宵小可以隨意汙蔑的。

這份名單出來之後,原本把王文龍的花邊新聞造上天的報紙立刻收口,他們膽子最大的也隻敢繼續含沙射影的攻擊薛素素,王文龍貪汙民黨錢財之事,莫說是再無一人敢提。

等到個把月後民黨的審計賬目一公開,這些小報說不得還要跟著一起吹捧民黨處事清白呢。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