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壞主意(1 / 2)

不對!

簡雍心中忽然一動,這一切都是陳宮等人的一麵之詞,自然會挑好聽的說,但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陳宮看出簡雍不相信自己說的話,擺了擺手,“憲和先生,如果你不相信我們所說, 可以去城中打聽,自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聽聞此言,簡雍點了點頭,有些歉意的說道,“公台先生,不是在下不相信你們的話,而是劉使君所托,不得不調查清楚,請多多見諒。”

說到這裡, 簡雍轉過身對著呂布拱了拱手,“溫侯,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呂布點了點頭,“憲和先生,希望你能公正的將此事告知劉使君,不要被有心人利用。”

簡雍再次拱手,轉身離開了。

張邈看著簡雍離開的背影,忽然冷笑起來,“就算他去打聽,又能打聽出什麼!”

陳宮眉頭漸漸的皺了起來,緩緩說道,“這件事情雖然我們占理,但那些士紳肯定會不滿,說不定又會做出什麼事來?”

聽聞此言,呂布忽然冷笑一聲, “難道,劉使君還敢派兵前來宮打不成?”

張邈哈哈大笑,“如果劉備真的感太兵前來,那我們也不用客氣,順勢占了徐州,彆人自然說不出什麼。”

陳宮苦笑著擺了擺手,“如果那些士紳明麵上來,自然不足為慮,但是,就怕背地裡使壞,那才是防不勝防。”

呂布皺了皺眉頭,“傳令下去,四周多派探子,特彆是徐州方向,絕對不能讓他們有機可乘。”

……

簡雍離開呂府,帶著隨從在城中漫無目的的行走,遇到百姓,就會詢問一番。

結果自然和呂布等人說的一樣,因為這就是事實。

簡雍在小佩停留了一天,打聽了很多的人,就連城外也詢問了一些人,這才帶著隨從回到徐州。

……

徐州。

劉備正在府中和孫乾商議兵馬的事情,忽然有人前來稟報,簡雍回來了。

聽到士兵的傳話,劉備急忙讓人請簡雍進來。

沒多久的時間,風塵仆仆的簡雍從門外走了進來,見到劉備,急忙拱手,“見過劉使君。”

劉備急忙擺了擺手,“憲和,你辛苦了,這次的事情調查的如何?”

簡雍將小沛發生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最後歎了一口氣,苦笑著說道,“劉使君,呂奉先等人說的都是真的,絕無虛言,這件事情恐怕難辦了!”

劉備聽到簡雍的一番講述,眉頭也不由得皺了起來,他自然清楚簡雍所說的難辦,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件事情,明明就是那些士紳錯了,如果派兵興師問罪,那豈不是無理取鬨,落了下風。

劉備沉吟片刻,轉過頭看著孫乾,緩緩問道,“公佑,你看此事該如何解決?”

孫乾可不是等閒之輩,否則,也不會被陶謙看中,被征為州中從事。

孫乾師出名門,老師鄭玄可謂是漢末第一大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再加上他本人頗有智謀,所以深得劉備信任。

孫乾皺眉想了想,忽然笑著拱了拱手,“劉使君,此事你自然不便做決定,不如請大家來商議一下,再做決斷!”

聽聞此言,劉備頓時反應過來,笑著點了點頭,“這樣也好,某立刻派人去請大家前來商議。”

既然是大家的事情,當然要大家商量,否則無論劉備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會落人詬病。

隨著劉備一聲令下,沒多久的時間,眾人便齊聚在議事大廳中。

等到所有人來齊以後,劉備示意了一下簡雍,讓他說話。

簡雍急忙站出來,將去小沛所聽所見,當著大家的麵詳細的說了一遍。

“這就是在下在小沛知道的一切,諸位可以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

劉備一直沒說話,始終看著眾人的表情,最主要的就是陳珪和糜竺。

這件事情主要是他二人說起,解決,當然也要他二人解決。

糜竺聽到這番話以後,皺了皺眉頭,緩緩說道,“這件事情雖然事出有因,當然是,呂布的不作為,也是事實。

就算是平常百姓的家裡被燒了,呂布也應該去過問一番,怎麼能任由胡作非為呢?”

劉備沒有回答糜竺的話,而是轉頭去看陳珪。

陳家雖然沒有糜竺家中殷實,但是,在徐州的影響力,絕對更勝一籌。

陳珪聽到問話,皺了皺眉頭,緩緩說道,“劉使君,這件事情表麵上看和呂布毫無關係,但是隻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恐怕這一切都是呂布背後指使而為。”

聽聞此言,劉備皺了皺眉頭,“此話怎講?”

陳珪拱了拱手,“劉使君,不管此事因果如何,但是,士紳錢糧都被搶走了,家也被燒了,這等大事,一定要小心處理,否則引起徐州士紳不滿,恐怕對大局不利呀。”

聽到這裡,劉備立刻明白了陳珪的心意。

劉備之所以能一個外來人的身份接任徐州牧,因為他得到了當地士紳的支持,所以才能坐上這個位置。

如果當地的士紳不在支持劉備,恐怕他的位置也做得不安穩。

陶謙來到徐州以後,大肆提拔當地士紳,掌管各地,雖然從中得到了很多好處,但是,也讓整個徐州士紳的勢力發展的更加壯大。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徐州的士紳就仿佛一張大網,已經將整個徐州牢牢的籠罩,動一發而牽全局。

陳珪看到劉備眼神中的憂鬱,拱了拱手,緩緩說道,“劉使君,這些錢來告狀的士紳,雖然都是小沛當地的人,但是,一旦處置不當,各地的士紳恐怕也不會罷休,到時候引起徐州動蕩,恐怕就不妙了!”

劉備眉頭皺的更緊了,緩緩問道,“既然如此,各位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呢?”

糜竺急忙拱手,“呂奉先此舉,實在是不將劉使君放在眼裡,不如趁其立足未穩,將其趕出徐州,以絕後患。”

“出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