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遍地開花的文化(2 / 2)

……

深市一連串的漢服文化運動火熱推進中,讓不明所以的網友紛紛咂舌,深市是和漢服乾上了嗎?

他們開始發現深市出來公開發言的領導都開始穿中山裝了,校園裡的老師也各有千秋地穿著自己喜愛的漢服款式去上課。

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南省其它城市的領導班子與老師也這樣,一開始是一兩個人,後來發現越來越多。

他們紛紛在網上留言,問這是怎麼了?突然覺得世界魔幻了!

有網友評論道:“以前我覺得漢服好土,可是我看他們穿的漢服卻越看越好看,我突然心動了!我也想穿漢服去遊街!”

也有網友說:“剛剛特地去查了一下咱們漢服的文化與工藝,不得不說咱們華國的漢服太有講究了,每個紋路每個細節都有特殊的含義,突然覺得身為漢族人沒穿過漢服好無語!”

……

在深市政府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人去了解漢服文化,也越來越多人喜歡穿著它出門。

但真正帶動更多人去接受它的,還得是黎文慧。她穿著奢華精致的漢服,化著精致的古妝踏上d國紅毯領取全球優秀歌手獎時引起了眾多外國人的圍觀,那些外國人撫摸著黎文慧裙子上精致的刺繡莫不在驚歎其工藝之美,都爭先恐後地圍著她拍照,將那些袒胸露背意圖搶鏡頭的女星拋諸腦後!

外國網站紛紛轉發她的照片,誇她是實至名歸的東方女神。

同時,黎文慧這一舉動直接被駐d國外交使館官網公開表揚,而後被華國外交部轉發評論,“為站在世界上舞台展示華國風采的文慧姐點讚!”

黎文慧火速轉發回複,使用雙語模式宣發:“身為華國人,我為我能穿上精美的漢服走上世界舞台而深感榮幸,這是我的戰袍,更是我的榮耀!”

那時人們才開始心有感觸,華國的漢服設計獨一無二,為何不是潮流?為何不是時尚?為何不能是獨屬華國的風格?

這是華人的榮耀!身為華國人明明擁有著這樣的榮耀,卻還愚昧地摒棄它。

於是本有些靦腆的不敢穿漢服出門的姑娘也開始穿著飄逸的華裳出去了。

甚至有些大學生組團穿漢服出遊。在深市,人們對穿漢服出行從最初的嫌麻煩覺得它是奇裝異服,慢慢地轉化為是自己的民族文化,漢族人穿漢族家的衣服沒毛病,到支持穿漢服,甚是學著欣賞漢服。

漸漸地網絡上也流傳出不少深市大人小孩穿著風格各異的漢服出門的視頻,人們從一開始的少見多怪到後來也會駐足欣賞與讚許!

總的來說,一切都是往好的方麵發展的,後來黎靜禾分析為何人們對重新流行的漢服接受度會如此高。

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因為華國人骨子裡的民族情懷,過去沒展現出來,是因為怕自己一個人搞特殊被人笑,可做的人多了,所謂的特殊也被淹沒,自己也可以在人群裡表達著自己的喜好。

人們總是在想展示自己個性的同時又畏縮於他人怪異的眼光而矛盾著。

不過好在南省其它城市推行傳統文化走進校園也在開花,除了影響力強大的漢服文化藝術節,還有當地的非遺藝術也被搬進了校園,走進了課堂。

比如禪市的詠春拳,在當地各中小學的體育課展開,請專業的武師,將課間操改為訓練詠春拳,既學了防身的武術又鍛煉了體魄。

而羊城則著力於醒獅文化,學校創立少年醒獅團,鑼鼓喧天,好不熱鬨,有的學校為了廣宣,還直接開啟雲直播讓網友欣賞與點評。

與羊城可以媲美的還有江市,黎豐禾主導英歌舞走進校園,不僅設立了男子英歌隊,也有女子英歌隊,各展特色。

……

這股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春風在南省各市遍地開花,屢屢登上熱搜,甚至江市的英歌舞及羊城的醒獅團隊被邀請出國表演,讓這些非遺文化更受矚目。

各年齡段的學生課餘生活也不再是放下作業就是寸手不離手機,他們會討論漢服的服飾怎麼裝扮,會討論詠春拳的基礎功,會一言不合敲個鼓鬥個舞……

學生們的精神風貌與身體素質都得到了同步的提升!

而這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南省推進改革教育複興傳統文化的同時,其它省市也張望著。他們都想,華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發展特色,憑啥讓南省獨占鼇頭,於是他們也開始了發展自己民族傳統文化之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