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4000字)(1 / 2)

第二天,聽著雞鳴狗吠,王灝睜開了眼睛。

還是在家裡。

還是在自己的床上。

不是在海裡。

這也讓王灝頓時安心了不少。

而且不由得往下看了一眼,年輕的自己舉的真高啊。

不像後來顛倒黑白的作息時間熬費了的身體。那會淩晨四點五點自己才要剛剛睡下。根本沒有早上這異常堅挺的風光。

起身在鏡子前看了看自己這年輕的麵容,滿滿青春的氣息,臉上還有那完美的三顆痘。

嘭,用力的擠掉。

用冷水好好的洗了洗臉。

“你這大早上的洗臉就行,洗頭乾嘛?”王灝的母親問道。

呃,王灝有點懵,這是自己工作後養成的習慣,每天早上臉和頭一起洗,要不總是油油的,不過現在的身體年輕健康,根本不會出現那些問題。

“沒事,清爽一點舒服。”

王灝覺得自己需要注意一下,不要有太大的改變。

......

之後幾天一家人都開始陸續的忙碌起來。盛夏時節,這會農活不忙,所以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操辦這一切。

期間還是一樣拖家帶口的來吃席,王灝也高興的和大家攀談著。

不厭其煩的說著一些話,儘量不要讓自己顯得很異類。

“哎呀,小耗子就是厲害,考了600多分。”

“三嬸,我這是運氣好,今年我押對了好幾道大題。”

“二舅,你放心等我出去上大學了回來肯定給你帶好煙。”

“三叔你說啥,叫我報土木工程?”

“三叔你自己都工地玩了10多年土了,還要我去啊?”

“大姑你也想叫我報土木工程?”

“我還沒想好呢,我想到時候聽聽老師和同學們的建議,再去網上找個幫助誌願填報的問問。”

草草的應付完眾人的問題,也和幾個來的同學簡單商量了一下報考的問題,王灝不時也會給出一點自己的建議。

等到夜晚眾人都散去,王灝的父母開始清點禮金。

“兒子,你真不準備聽你三叔的報那什麼土木工程啊?我聽你三叔說他們那個工地的監理可厲害了。你畢業了也考個監理多好。”

“爸,等我畢業都四年後了,那會監理是什麼樣還不知道呢,你看現在到哪裡都得用到電腦什麼的,我想報計算機或是新聞傳播,我在網上搜了搜濱城理工大學,好像按照往年的條件應該能夠錄取,或是去更遠一些的南方城市。”

“還是彆去南方了,就在本省找個好的大學得了。”

“嗯,也行,我也不想走的太遠,回家也麻煩,路費也貴。”

父子倆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王灝的母親和姐姐這會也算完了賬過來,聽到了父子倆的談話。

“小灝,你找你老師問問吧,爸媽也都沒啥文化,找個以後好找工作的就行。”

“上了大學你就是大人了。”李艾語重心長的說道。

王灝也知道父母的想法,就是家裡給不了你太大的幫助,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講供養一個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

王灝以前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社會閱曆所以對這句話還沒有多放在心上。

可是這時再次聽到這句話,王灝才能明白裡麵的深意,王灝的父母也算開明,但小農意識避免不了,老一輩人重男輕女思想也依然存在,而且深信一點,沒文化以後也就隻能在家種種地,出去打打苦力。

父母的支持也是王灝能夠完成學業一個很大的原因,其實不少同村的小學、初中同學都有輟學回家的。

家裡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王灝一個人的身上,包括王瑩。

幸好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也不枉費王瑩輟學,然後邊督促王灝學習,邊幫家裡做農活的良苦用心。

其實王灝後來才知道是懂事的王瑩自己提的,父母還勸過,隻不過家裡的條件確實供養不起兩個大學生。

前世王灝沒什麼感覺,可是重生回來後,能從王瑩的眼神裡讀出很多東西,在高興喜悅的同時,也很羨慕。

“爸,媽,姐,你們放心吧,我肯定上了大學也好好學習,我應該可以申請到獎學金,而且我到時候可以去做暑假工,我們好幾個同學這個假期也都準備去呢。這樣也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到時候家裡也可以少種點地,這樣你們也可以輕鬆點。”王灝鄭重的說道。

王灝這麼說也是為了給父母打一下預防針,王灝知道以自己後世所了解的信息差就可以讓將來的自己很富足,讓父母過的更輕鬆幸福。

“嗯,你知道就好,而且到時候你報哪裡的大學,讓你姐跟你一起去,就在你學校城市找個工作,你姐一直也不願意在家裡種地,這樣出去見見世麵也挺好,你們還能互相照顧。”李艾說道。

王灝知道這確實是姐姐自己本身的想法,輟學之後就一直在家裡種地,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確實都向往去大都市生活,王瑩也不能免俗。

“行,小瑩子以後就交給我了。”王灝故作輕鬆的說道。

“哎呀,疼疼疼...”

去學校填報誌願的時候,還像前世一樣得到了5000的獎金,不過這一次沒有亂花,而是在縣城找了一個駕校,提出自己會開車,可以不用學校的車練習,在教練麵前演示了一圈,各個流程都很標準,就這樣,王灝短短半個多月就拿到了駕駛證。

因為管理很寬泛,這個時候無證駕駛在這個小縣城都很多,更彆提喝酒開車了,不過要是碰到上麵下任務,臨檢的時候,這些撞大運的人就倒黴了,那真是一抓一個準。

王灝在8月20號的時候帶著錄取通知書、學費和生活費的銀行卡,和姐姐一起大包小包的趕往了濱城,因為村裡有個女孩就濱城的一個工廠工作,是做筷子的,聽說也不累,工資也不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