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時中走入正廳,見廳中沒人,便回頭問韓忠:“唐老爺在哪裡?”
韓忠躬身答道:“家主人於三天前逃往鄉下,離城很遠,兩位少爺也隨著家主逃下鄉了。”
袁時中問:“府中還有什麼人?”
韓忠恭敬答道:“留下的隻有男女仆人,小人也是家奴,賤名韓忠。”
袁時中頓腳說:“可惜啊!”又問:“剛才我聽院裡哭聲不斷,沒有散兵遊勇從彆處進來騷擾吧!”
“沒有!將軍。”韓忠感覺這名將軍臉色和善,口氣沒有惡意,心中詫異,趁機問道:“請問老爺尊姓大名,同家主人是否認識?”
袁時中道:“我是開州人,是小袁營的主帥。我認識你家老爺,可他不會記得我了,他真的逃往鄉下去了麼?”
韓忠趕快跪下,叩頭道:“小人失敬,萬懇贖罪,將軍可是在開州見過家主?”
“說來話長,我看唐老爺未必出城,你不必瞞我,速速將你家老爺找來。可以告訴你,我對你家老爺並無惡意,我已經派兵在唐府前後門保護,萬無一失。我事情繁忙,隻等與你家老爺見上一麵,便要出城。究竟唐老爺躲在哪兒?快請他速速出來一見。”
韓忠見袁時中麵色誠懇,不似撒謊,況且唐家現在生死操於人手,他若想逞凶,不必廢這麼多口舌。便陪笑道:“將軍稍候片刻,小人去尋找主人。”
過了一會兒,唐鉉臉色驚疑不定的隨著韓忠來到客廳,他在心中已經決定,既然袁時中一心想見他,對他相當尊敬,那麼,他見袁時中也應該恭敬客氣,千萬不可惹惱了這位將軍。
不料他剛剛對袁時中恭敬施禮,袁時中已經上前趕快攔住,將他推坐到一張太師椅上。袁時中在他腳前雙膝跪下,連磕了三個頭。唐鉉十分驚異,一時間手足無措,連聲道:“將軍,請問這是何故,這是何故?”
袁時中道:“唐老爺是時中的救命恩人,數年前若非唐老爺救時中一命,時中此時恐怕已經變成一堆白骨,不知被拋到哪個荒野中了,何來今日。”
唐鉉一時間也想不起來自己什麼時候曾救過袁時中。曾被他殺害過的流賊和百姓很多,但不記得自己曾救助過一個流賊首領。
二人重新見禮坐下,唐鉉讓一名清秀小廝上茶,韓忠仍然在一旁伺候。隨後問袁時中道:“剛才將軍說學生曾救過你得性命,可學生實在記不得了,可是在開州的事情?”
袁時中道:“在崇禎九年春天,老爺到開州上任。正好開州鬨饑荒,時中隨鄉裡小民一起做了盜賊,被兵勇捉住,押入縣城。老爺正在剿滅流賊,雷厲風行,每天被捉住問斬的人很多……”
唐鉉有點尷尬,道:“請將軍諒解,學生那時也是不得已,隻是上司逼迫,身不由己。”
袁時中微笑點頭,似乎對唐鉉濫殺平民的行為並不在意,接著說:“當時,州衙門的大堂下麵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人。不少人被當場判處絞刑,斬頭,甚至淩遲處死,當老爺問到我的時候,忽然將我打量了幾眼,發了慈悲,問道‘袁鐵蛋,我看你年紀輕輕,相貌也不凶惡,不似慣賊,快快從實招來,為何夥同彆人一起搶劫?’我招供說:‘因為老母守寡,隻有一個兒子養活,趕上荒年,實在活不下去了,這才跟著彆人攔路搶劫,搶一頭耕牛是實,但沒有傷害牛主。求老爺開恩,看我一片孝心的份上,饒小人一命。’”
說到這裡,袁時中又向唐鉉一拱手道:“蒙老爺青眼有加,又打量了我幾眼,說,‘既然你是初犯,得財不傷主,罪行不重。又是為了讓老母活命,我從輕發落,給你兩串錢,你拿去做小本生意,養活母親,洗心向善,不要再做盜賊,如果再被本官拿住定斬不饒。’小人連連磕頭,說‘感謝老爺,生生世世,永感大恩。’隨後唐老爺當堂釋放了我,還給了我兩串錢。這救命之恩,時中銘記在心,不敢忘記。”
唐鉉經袁時中這樣一說,心中隱約想起來,似乎有這件事,但當時為何心情如此之好,能法外開恩,救了此人,已經記不得了。這樣的事情,在他做官二十多年的曆程中,十分少見,總共也沒幾次,萬料不到,居然救了一個流寇中的將軍,真是幸運。
他看看袁時中的麵孔,雖然記憶中完全沒有,但還仿佛是遇到多年不見的朋友似的,親親熱熱的笑著問:“哦,我記起來了,你就是當年的那個袁鐵蛋。”
袁時中笑著說:“鐵蛋是我的小名,因為我生下不久,就死了父親。身子多病,母親怕我活不長,叫我鐵蛋,取個吉利。我大名叫時中。隻是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村中大人隻叫我的小名,很少有人叫我時中。”
“令堂如今可在軍中?”
“先慈早已在饑寒中病故。先慈一下世,時中彆無牽掛,便糾集村中少年,在山中起事,不過我起事的時候,老爺已經卸任走了!那時候我已經用袁時中這個名字了!”
唐鉉唉了一聲道:“我隻知道將軍是開州人,名喚時中,卻不知將軍就是以前的袁鐵蛋,要是早知道將軍……唉!”唐鉉想起剛剛枉死的三姨太和女兒琴姑,心中一陣大痛。
袁時中道:“唐老爺又怎能想到當年區區一個偷牛賊會是現在的將軍。”說到這裡哈哈一笑。
唐鉉強忍心中悲痛,也跟著陪笑,隻聽袁時中繼續笑道:“唐老爺釋放我的時候,我對天發誓決不再做小賊,所以後來我是堂堂正正的起事造反,一開始就糾合了五六百人,大家推我為首。正好趕上河南大饑荒,流民甚多,不過三月,就有四五千人。又過了一年,有了兩三萬人,打過黃河之後,人馬更加繁盛,一路攻打,到了豫東渦陽、蒙城,就此站住腳跟,從此,我的小袁營就遠近聞名了。”袁時中說到這裡,臉上也露出得意表情,這是他人生最發達的時候。
唐鉉陪笑,一隻手輕撚胡須,打量袁時中英俊開朗的臉孔,再也回想不起來當年劫牛的小賊袁鐵蛋的模樣,但他還是撚須笑著拍馬屁,說:“當年,我看將軍相貌雖是麵黃肌瘦,煙灰塵垢,同一般饑民小盜沒有區彆。然而仔細端詳,將軍五官端正,天庭飽滿,雙目有神,眉宇間暗藏英武之氣,日後必非草木之人,所以立誌救將軍一命。學生平日自詡尚有識人眼力,今日果然驗證了!”他笑得十分自然,好像當年一眼就看出來袁時中並非凡人,其實他對那時袁時中的樣子一點也想不起來。
袁時中欠身道:“倘非唐老爺相救,時中斷無今日。”
唐鉉不敢居功,連忙搖手道:“話也不能這麼說,這是天意。天意使學生當日做開州知府,在將軍的一次劫難中放走將軍。倘若沒有冥冥中的天意安排,今日也不會再與將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