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笑道:“大將軍如果把你們當成外人看待,是不會說剛才這番肺腑之言的。其實我覺得融入闖營,重新建製軍隊是一件好事。隻有如此,袁將軍才能真正融入闖營,成為闖營的一員將領。闖營在夫人和大將軍的領導下,早晚要進入京城,平定天下的,到時候封侯論爵,袁將軍自然是開國元勳,榮華富貴,傳之子孫,豈不是比現在的小袁營榮耀百倍。”
袁時中欠身道:“我完全明白大將軍的一片苦心,大將軍不把時中當成外人,時中也要對大將軍感恩圖報,絕無二心。”
劉玉尺補充道:“我可以保證,小袁營的全體將士都有這個想法,願意效忠夫人和大將軍。”
範青滿意的點頭道:“如此甚好,我剛才進城來之前,已經吩咐總管給你們送去了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犒賞將士,恐怕已經送到你們老營,交到劉靜逸手中了!”
袁時中連忙站起來拱手稱謝。
範青笑著讓他坐下,道:“我們闖營的規矩是有功即賞,有過則罰。像這樣平白無故的賞賜是很少的。隻是因為你們小袁營剛剛投順,怕你們上下將士受委屈,所以才特頒犒賞,以示優待。”
袁時中和劉玉尺分彆說了一些感激的話。
範青點點頭笑道:“剛才酒席上,雙喜將軍和你們抬杠,請不要放在心上。我們闖營的這些將軍們,都是直性子的好漢,平日相處肝膽相照,有什麼就說什麼,但心中並沒有惡意的,其實我軍中這些將領平日裡提起袁將軍都是極其佩服的,說你有才乾,有智謀,語言爽快,一片赤誠,所以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劉玉尺趕快站起來拱手道:“大將軍,我怎會那樣小肚雞腸,今日玉尺在酒宴上妄談,不過為大家助興罷了!”說完哈哈一笑,樣子很坦然。
袁時中也說:“玉尺雖是讀書人,但性格爽快,絕對不會放在心上。”
範青點頭道:“這樣才好,咱們是起義大軍,大家真誠相待,不習慣講究小節,更無虛飾,大家說開了,都不放在心上,就好了!”
又稍談片刻,袁時中見範青沒有彆的吩咐,便和劉玉尺起身告辭了。
等二人退出大帳,範青向李岩和傅宗龍問:“你看他們二人怎樣?”
李岩道:“這二人雖然語言恭謹,但我總感覺他們並不甘心被咱們吞並,說話言不由衷。”
傅宗龍也道:“我為官多年,最擅長揣摩人的心思。劉玉尺這人很不可靠,袁時中事事都依靠他謀劃,這很讓人擔心,要想袁時中聽話,必須先除掉劉玉尺才行。”
範青皺眉,道:“除掉劉玉尺,隻怕會招來小袁營將士對咱們的仇恨,現在儘力穩住小袁營,讓他們安心,等大軍回到開封,重新建立軍製,到時候如果發現劉玉尺有什麼不軌,再殺他不遲。”
範青是很想順利收服小袁營的,因為小袁營在義軍中軍紀較好,屬於正麵形象的義軍隊伍,這與義軍中的敗類羅汝才是不同的。所以,範青不想用武力征服,而是和平的將他們融合,這樣可以為以後闖營融合彆的義軍隊伍做出範例。
至於軍製改革,也是他一直想做的,在闖營中除了正常的步兵、騎兵、炮兵和各種輔助兵種之外,各個將領都有親兵,類似於明朝官員的家丁,隻接受將領本人的統帥。將領的親兵有多有少,從幾百人到幾千人不等,像劉宗敏、李過、袁宗第三人,作為親兵的馬步士兵加起來有一兩萬人,他們稱病在家,屬下親兵也不接受範青和高夫人指揮,成為闖營中的私兵。範青對這種情況很不滿意,這次回到開封,重新建立軍製,除了融合小袁營,也有融合各個將領親兵的意圖。
袁時中和劉玉尺回到自己營地所在的村子,剛到村子,範青賞賜的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也一起到了,袁時中率領劉玉尺,朱成矩,劉靜逸三名謀士,幾位親信將領一起出營,恭恭敬敬的接受饋贈。
等回到營帳,袁時中讓親兵守在帳外,眾人開始密議。朱成矩等人一起赴宴,因此見到在宴會上,李雙喜等幾名年輕將領當眾嘲笑他們的軍師劉玉尺,所以都懷著壓抑的情緒。又見宴會結束,範青直接帶走袁時中和劉玉尺,所以他們心中急切的想知道,範青和二人到底談了什麼。
在袁時中回來之前,他們已經悄悄議論了好久,想到了各種情況。甚至重新討論了一番投靠闖營的利弊。在最初決定是否投靠闖營的時候,劉靜逸是持反對態度的,而劉玉尺和朱成矩則讚成投靠闖營,將領中讚成的也占了多數,所以袁時中才決定投順,派人去開封謁見高夫人。當高夫人決定把一名義女嫁給袁時中的時候,喜訊傳回軍中,全營歡躍,這時投闖派成了小袁營的主流。但袁時中娶了慧英之後,夫妻之間並不和睦,小袁營中就出現流言,說慧英仗著闖王義女的身份橫行霸道。後來攻打睢州,在分配戰利品和保護唐家的事情上,小袁營與闖營多有摩擦,這讓反對投順闖營的一派慢慢占了上風。連袁時中和劉玉尺也有了後悔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