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道:“可闖營跟咱們結過仇,能幫咱們麼?現在闖營主事的據說是上次那個叫範青的軍師,現在是大將軍,他可是個精明狡猾的人。”
“你不懂,他越是精明,越是要幫咱們!”張獻忠終於忍不住痛,口中噝了一聲,懶得跟義子解釋,不論李自成還是範青,隻要他們是精明的人,就能看出來現在的形勢,左良玉和闖營一場大戰在即,這是決定誰能在中原站住腳的重要戰役,而西營將會在裡麵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看到這一步棋,張獻忠才冒險去讓徐以顯到闖營求助。
這時,營地外麵傳來馬蹄聲,隨後親兵進來報告,說徐軍師已經回來了。
張獻忠連忙道:“快讓他進來。”
徐以顯進入帳篷的時候,張獻忠帶著他的四名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再加上另外一個軍師潘獨鼇都在帳中等他。
一見徐以顯,張獻忠便迫不及待的詢問,“老徐,見到範青了嗎?你看範青對咱們是否有相容之意?”
徐以顯把見麵的經過簡單說了說,道:“大帥,範青這個人,咱們也接觸過幾次了,是個很有才乾,很精明的人,這兩年在河南攻城拔寨,能力又得到提高,已經變成了一位目光遠大,高瞻遠矚的統帥了!”
孫可望一直深恨範青,聽到徐以顯這麼說,心中很不快。
徐以顯又道:“咱們之前商議過,如果範青有長遠的目光,一定會看到如果與左良玉決戰,咱們西營會是很大助力。這次談話,我覺得範青已經看到了這一步棋,他見咱們兵敗來投,並沒有表現出趾高氣昂的態度,表情一直平和,說盼望與你見麵,一起共建大業。還說願意資助咱們,讓西營渡過難關,東山再起,一起對抗左良玉。”
張獻忠點點頭道:“他若能看出這一步,就好說了!他身邊諸將的態度如何?”
徐以顯道:“現在劉宗敏等幾名老將都稱病,不帶領士兵,見到的都是一些年輕將領,這些將領對咱們敵意很大。範青身邊的兩位謀士,李岩似乎傾向咱們,但那個叫傅宗龍的,語氣卻不善。聽他話中意思,是要讓你留在闖營,奉範青為主,取消西營稱號……”
張獻忠不等他說完,已經大怒,罵道:“放他娘的屁!咱老張雖然一時兵敗,豈能是屈居人下的人?當我牽著楊嗣昌的鼻子,打得十幾萬的官軍五零四散的時候,天下人誰知道有個叫李自成的,誰知道有個叫範青的?老子拿竹竿打棗樹,他彎腰拾個蹦蹦棗,他破了開封,又怎樣?當初咱們還破了襄陽呢!戳了楊嗣昌的老窩,搞得一點也不比他遜色。老子是西營八大王,在十三家中赫赫有名。平日咱兵馬眾多,也曾說句話像炸雷,一跺腳山搖地動,哈口氣滿天烏雲。哼!我老張隻是一時兵敗,憑什麼讓我做那個姓範的部下?他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我老張當年風雲天下的時候,他還不知在哪裡玩泥巴呢!就算我答應,我手下的大小頭目也不會答應,他們都是鐵脊梁骨的硬漢子,一百個不會答應。”
孫可望霍的站起來道:“義父說的對,咱們西營都是好漢子,怎甘心去給那個姓範的做部下,讓他驅使,寧死也不去。”剩下的幾名將領也紛紛站起來,大罵範青,不願意去投靠闖營。
等眾將稍稍安靜,徐以顯才拱手道:“大帥,俗話說,‘舌以柔則存,齒以剛才亡’請大帥冷靜的想一下,不要急躁衝動,天下事往往小不忍則亂大謀。”
潘獨鼇拱手道:“軍師,如果僅僅是作為範青的部下,聽他號令,但咱們西營是獨立的,可以單獨行動,這倒可以忍耐。可軍師可曾想過,萬一大帥去了,被強留在闖營,如何應付?”
徐以顯道:“我想過,大丈夫能屈能伸,是真英雄。人行矮簷下,怎好不低頭?越王勾踐兵敗會稽,卑躬屈膝以事吳王夫差。夫差有病,勾踐嘗了夫差的糞便,對夫差說他病得不重,快要好了。夫差極為感動,將他釋放回國。他回去之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國富兵強,終於滅了吳國,報了會稽之恥。我想大帥萬一被強留在闖營中,應該以越王勾踐為師,自可逢凶化吉。”
孫可望第一個站起來反對,道:“軍師說的什麼話,我義父堂堂一方義軍領袖,難道要學勾踐去侍奉範青那小子,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定國也道:“義父千萬不要去,剛才軍師說了闖營中諸將對義父有很大敵意,可謂懷恨在心。義父去了,豈不是自投羅網,就算範青不想害義父,也不能保證那些將領能不計前嫌。我以為心懷舊怨,還是不見麵為好。義父一人安危係西營存亡,何必輕入危地?”
潘獨鼇也道:“俗話說‘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我們作為謀士將領可以替代大帥前往,赴湯蹈火,粉身碎骨,義無反顧,但大帥一人安危甚重,除非計出萬全,否則不能讓大帥以佛身入虎牢。”
張獻忠在心中嗤笑,自己殺人如麻,雙手沾滿鮮血,又有個屁‘佛身’,不過他對屬下謀士,將領們的忠心表現還算滿意。他一眼半閉,一眼圓睜,斜看著徐以顯,大有瞧不起他的神氣。周圍諸將都以為他會拒絕徐以顯的提議,不去闖營,跟範青服軟。
豈料,他忽然嘲諷的一笑,說:“龍還有困在淺水的時候呢!老虎還有被犬欺負的時候。好!大丈夫不爭一時之氣,我明日去闖營,見機行事吧!”
徐以顯心中一寬,拱手道:“大帥英明,其實你剛才說過那些不服氣的話我全都想過,近三年來,朝廷差不多竭儘全力的對付咱們,誰重視過闖營?在大家眼中,無論李自成還是範青都不能和你相比,可是,大帥,此一時,彼一時也,局勢有變化,英雄有屈伸,自古如此,人生處世,誰能儘走直路?該轉彎時且轉彎,不要一頭撞在南牆上。大帥隻管答應奉範青為主,隻要咱們能度過眼前的難關,將來東山再起,就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