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顯起身對範青深深一揖,說:“以顯有生之年,決不敢對大將軍更懷二心,必將矢儘忠勤,以報大將軍天高地厚之恩,以效犬馬之勞。”
範青微笑點頭,隨即吩咐眾將退出大帳,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帳中隻剩下張獻忠,徐以顯,加上李岩、傅宗龍幾位謀士。
範青道:“張帥打算在闖營中休息幾天再走,還是想要立刻回去呢?”
張獻忠連忙道:“西營事情繁多,等我回去處理,我想今日就走。”
範青微笑點頭,“你打了敗仗,軍需缺乏,需要什麼援助,儘管說。”
張獻忠心中大喜,連忙道:“多的我不敢要,隻是寒冬臘月,我的將士缺衣少食,隻希望大將軍能資助些棉衣帳篷和糧食就行。隻要助我度過難關,我保證一定會拖住左良玉的湖廣官軍,使他們不能北上,也使得黃得功和劉良佐不能離開江北。”
範青點了一下頭道:“好吧!我資助你五千套棉衣,兩千綿帳,二百車糧食。此外我還給你兩千鎧甲,五百匹戰馬,一批刀劍弓矢等武器。”
聽到範青如此慷慨,給的資助如此豐厚,張獻忠心裡樂開了花,感激的說:“大將軍,你待我如此之好,真叫我永生難忘。”
徐以顯插言道:“我們西營此去皖北,湖廣,一定為大將軍效力,如果左良玉來攻打河南,我們必將策應大將軍。同時我們還要派人去大彆山當中勸老回回、革左諸人,都奉大將軍為主,宣揚大將軍的仁義。”
範青微微一笑,知道這都是客氣話,道:“今日我略備薄酒,為張帥和徐軍師送行。”
張獻忠連忙站起來拱手道:“不必麻煩大將軍了,我們知道大將軍事情繁多,況且西營也離不開我們。現在我們就告辭,然後留下李定國和一些親兵押送物資。”
範青點頭允許了,過了一會兒,張獻忠和徐以顯、潘獨鼇幾人備好了馬,因為李定國和親兵都留下押送物資,所以他們身邊隻帶了三四個親兵,匆匆告辭範青,離開了闖營營地。
走出闖營營地大門這一刻,徐以顯感覺好像做夢一般,今天的事情一波三折,幾次以為要完蛋,沒想到最後還能脫身。在離開營地的時候,他還很客氣的和送行的李岩說:“李軍師,請轉告大將軍,我們此去,就像韓信往三齊,從側麵包圍敵人,大大有利於大將軍打敗左良玉,同朝廷爭奪中原。”
李岩微微一笑道:“倘若張帥能做韓信,希望徐先生不要做蒯通。”
蒯通是當年勸韓信反叛劉邦,自立為王的謀士,但計謀沒被韓信采納。
徐以顯一驚,趕快說:“軍師可真會說笑,我何敢忘了大將軍的今日之恩,更不會像蒯通那般勸張帥自立。”
張獻忠扳鞍上馬,心中高興,忍不住笑道:“老神仙確實有一手,老子大腿上的傷一點不覺得疼了,請軍師回去,替我謝謝老神仙吧!”
說完向送行的李岩一拱手道:“李軍師,後會有期了!”說完幾人拍馬而行。
幾人騎著馬奔馳了幾裡,張獻忠腿傷不便,將馬匹速度降了下來,緩轡而行,眾人心中都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感覺。
正感慶幸的時候,忽然從後方傳來一陣奔騰的馬蹄聲音,一聽就知道是大隊騎兵。
徐以顯臉色一變,失聲道:“大帥,不好了,範青改變主意,派兵來追殺咱們。”
張獻忠幾人都變了臉色,張獻忠受傷騎馬不快,身邊又沒幾名親兵,如果被大隊騎兵包圍,後果不堪設想。雖然如此危險,徐以顯卻叫道:“大帥先走,我留下來,看看能不能用語言擠兌,拖住他們。”
但這隊騎兵來的好快,說話之間,隻見這一百多人的騎兵已經到了,為首的將領卻是吳汝義。一見是吳汝義,張獻忠和徐以顯稍稍鬆了口氣,如果是來追殺他們,將領不是劉芳亮,就是李雙喜,不可能把負責中軍接待的將領派來。
吳汝義到了張獻忠馬前勒住戰馬,笑道:“張帥走的真快,隻這一會兒功夫就走了這麼遠。剛才大將軍忽然記起一件事,讓我追上來。”說完讓手下拿過一個沉甸甸的包袱,道:“大將軍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張帥新敗,手中不能缺了銀錢,所以讓我再送兩千兩銀子,以助張帥急需。”
張獻忠十分意外,高興的說:“好家夥,小吳,原來你是送行的,還帶來兩千兩銀子,徐軍師,你收下銀子。”又道:“小吳,大將軍真是細致貼心,我中軍被打散之後,好多攜帶的銀兩珠寶都被人家搶走了,這些年的積蓄被人家抄了老底,正缺錢花呢!有了你們這筆資助,可謂雪中送炭啊!你回稟大將軍,就說我張獻忠在馬上做揖感謝。”說完真的在馬上向北方做揖,吳汝義隻好在馬上替範青還禮。
兩千兩銀子交割清楚之後,吳汝義又在馬上拱手道:“請張帥起駕,末將恭送一段路程。”
張獻忠還禮說:“不勞遠送,就此告彆。請回稟大將軍,就說我走了!”
“祝張帥旗開得勝,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