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必勝的計策(2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5975 字 2024-03-10

範青道:“咱們奪取朱仙鎮,搶奪了有利地勢,爭得這場戰役的主動權。但還不代表咱們必勝了,敵人畢竟還有十幾萬人馬擺在那裡,怎麼將他們消滅,這一仗如何打,我想聽聽各位的高見。”

眾將一時間沉默,範青看看田見秀笑道:“田哥你是大將之首,年紀也最大,你有什麼主意,可以先說。”

田見秀坐在炕沿上,盤著一條腿,好像一個剛從田地中回來的老農一樣,他笑道:“太高明的主意沒有,不過,我覺得官軍雖然人馬眾多,也比往日能戰,可他是三路軍隊合在一起,這一點可以為咱們所用。楊文嶽和汪喬年都是總督的身份,實際上地位比左良玉高。但左良玉性格驕橫跋扈,不聽調遣,當在還是一名總兵官的時候,驕橫的名聲就無人不知了。現在當上平賊將軍,地位崇高,三路軍馬又由他總指揮,他豈能把這兩位常打敗仗的都督放在眼裡?”

“儘管楊、汪二人是總督,其實不能拿他怎樣,這三路人馬是三股搓不攏的繩,不是一股繩。我們應該抓住他們這個弱點,使他們敗在咱們手中。我們可以暫時不向敵人猛攻,隻須稍用挑撥離間之計,再加軍力威脅,敵人必有內變,那時,我們再全力猛攻,就可以不經多少惡戰,把敵人全部收拾。”

範青聽了田見秀的話,連連點頭,他心中雖有妙計,但田見秀所說的法子,他確實還不曾想到過。自言自語道:“挑撥離間,使敵人自潰,是個好法子。”

田見秀受到範青的鼓勵,又道:“這挑撥離間的法子,可以用在咱們擒來的戰俘身上,昨晚鎮子裡激戰後,因為大霧,好多官軍士兵都走散了,高級軍官擒住好幾個,就在他們身上做文章最好。”

劉體純、李雙喜、白旺等人順著田見秀的思路說下去,想出好幾條挑撥離間之計。

範青笑眯眯的道:“大家集思廣益,果然能想出妙策來,二虎……”

二虎是劉體純的小名,他立刻站起來道:“屬下在!”

範青道:“這個挑撥離間之計就交給你去實施。”

劉體純道:“保證完成任務!”

範青問:“各位還有什麼妙計?”

眾將互相看看,都不說話。紅娘子笑道:“彆賣關子了,我看你和軍師商議了一天,從早上出去勘察地形,到中午回來,一直嘀嘀咕咕,定是想出了什麼妙策了,說給我們聽吧!”

範青點點頭對李岩笑道:“軍師,還是你來說吧!”

李岩笑道:“這是大將軍想出來的一條十拿九穩的計策,隻要依計而行,準可以讓官軍全軍自潰。”

劉芳亮躺在炕上,依然忍不住問:“什麼妙計?”

李岩笑道:“這朱仙鎮和水坡集之間有一條河,叫賈魯河。這條河本來算是一條大河,現在春旱,河水枯瘦。這條河十分重要,官軍十七八萬的大軍飲水全靠從這條河取水。如果沒這條河,官軍的大軍就沒有水源。光靠打井,不能供應十七八萬人和上萬匹戰馬,幾千頭騾子。這條河從西北流過來,先經過我們這裡,才到水坡集。要是我們在上遊三四裡處截斷了這條河,使河水不再向東南流,官軍就沒有水喝。如此乾旱的天氣,人馬飲水困難,再加上咱們大軍一壓,必然不戰自潰。”

李岩說完之後,還不等彆的將領說話,劉芳亮猛地一拍大腿,叫道:“好計呀!”但他激動之下,這一掌正好拍到腿上傷口處,忍不住又“哎唷”叫了一聲,把眾人都逗笑了。

劉芳亮道:“大將軍果然足智多謀,我說當初讓我搶占朱仙鎮的時候,為什麼非要占領朱仙鎮的西北方向,西北方向正是賈魯河的上遊,原來大將軍早就存了要斷他們水源的心思了,這不就是古代的諸葛孔明再世麼!先知先覺,厲害啊!”

大家都點頭讚歎,田見秀道:“這就好比下棋,大將軍總能比對手多看出幾步棋,這棋就贏定了,大將軍果然非同一般。”

範青笑道:“你們也彆隻顧著誇我,也想想這計策有沒有疏漏,怎麼執行才能完美。”他見陳永福欲言又止,知道陳永福自從投降以後,始終把自己當成降將,會議的時候較少發表意見,便主動道:“陳將軍,有什麼好建議,儘管說。咱們闖營的規矩是,議事的時候大家暢所欲言,說出來,眾人參詳,就算說錯了也沒關係。”

陳永福笑了笑道:“我也是受大將軍計策的啟發,我想官軍千裡行軍,從湖廣跋涉到河南,所帶的糧草不多,昨天白旺燒了一些田地裡的冬小麥,今天我們可以繼續燒,在官軍營壘周圍十裡到二十裡之間,把田間沒收割的冬小麥全部燒光。此時天氣還有些寒涼,官軍需要砍伐樹木取暖,讓白旺把周圍的樹林也燒光,甚至村落房舍也燒掉,讓官軍野無所掠,不但沒水喝,也沒糧食吃,更沒柴燒。不出十天半月,必會自亂起來。那時他們內有軍心自亂,外有大軍相逼,官軍若不潰敗,我陳永福就白白當了這麼多年將軍了。”

“好!堅壁清野。”範青跳起來,雙手用力拍了一下,對陳永福笑道:“永福,說的好,說的好啊!我們剛才隻想著斷他水源,你卻連糧食、柴禾一起給他斷了。這才能看出集思廣益的重要性,咱們心中的鑼鼓都敲打到一個點子上了!”

陳永福笑道:“我不過是借著大將軍計策的思路想下去罷了!沒有大將軍的妙計在前,我哪能想出什麼計策來!就算我不說,我也知道大將軍和軍師一定會想出這步好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