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義問:“那麼,大哥打算給他們糧食麼?”
張守仁想了想道:“給,小不忍則亂大謀,花點小錢買個平安,況且人家還送回來肉票。”
幾天之後,一隊騎士慢慢到了張家寨寨牆下麵,一名看起來很年輕,文質彬彬的騎士向寨牆上全身戒備的鄉勇拱手道:“我們是崤山義軍,過來領糧食的,請通報張寨主一聲。”
片刻功夫,張守仁帶著一群人來到寨牆上,向下拱手,“範將軍,請你領著人馬稍稍後撤,我讓人把糧食送出來。除了糧食還有十口豬,十隻羊,十壇酒,敬請笑納!”這年輕騎士就是範青,他和張守仁有過幾次接觸,所以張守仁知道他姓範。
範青拱手微笑道:“張寨主果然慷慨,我們首領也有禮物相贈。”說完一揮手,一名頭上裹著白布的義軍戰士推著一個獨輪車上前,從高處看,車裡麵裝著都是些綢緞之類的。
張守仁登時皺起眉頭,下麵騎士有二十多人呢,如果讓他們進入寨子,隻怕要趁機奪取寨門,可就壞了,剛想推辭。卻見範青笑道:“寨主不必擔心,隻有我和這推車人進入寨子,其他人都在遠處等候。”
說完,輕輕揮手,這些騎士便都退到百餘米之外的地方等候,這下,張守仁大大放心,便吩咐鄉勇把寨門打開,寨門是用兩層榆木,外包鐵皮製成的,有半尺厚,除非用炮彈轟擊,否則根本打不開。
範青帶著這名推著獨輪車的戰士進入了寨子,張守仁把二十車糧食,連同豬羊放在街上,請二人看。範青檢查一翻之後,臉上露出笑容,對張守仁拱拱手,“張寨主果然言而有信,我代義軍首領謝謝你了!”
張守仁連忙還禮,“不敢,不敢。”
騎士讓這名戰士把綢緞禮物放下,推著空車走在前麵。範青則一群鄉勇的護送下,緩緩向寨外走去。這些鄉勇當然是用來監視二人的,為首的正是關聖人。範青十分健談,笑嘻嘻的和關聖人攀談。到了寨門口,幾名鄉勇用力向兩邊推開寨門,顯然寨門十分沉重。
忽然,範青變了臉色,對關聖人怒道:“我好心問你,為何你卻辱罵於我?”
關聖人愕然,“我沒罵你哦!”
“他奶奶的,你還罵我?”這騎士忽然在馬上揮手打了關聖人一記耳光。“
關聖人也怒了,漲紅了臉,喝道:“混賬,我並沒罵你,你卻出手打人,這是何道理?來來來,咱們下馬理論。”說完就要挽袖子打架。
周圍鄉勇紛紛上前勸架,登時亂成一團。忽然有人叫道:“誰點燃了火藥撚子?”
眾人一驚,隻見寨子門口的獨輪車下,一條火藥撚子已經燃燒了大半,正快速縮短到儘頭。
“是火藥包!”眾人一起驚叫起來。火藥包是一種明末的火藥攻擊方式,有點像近代戰爭中的炸藥包。把火藥壓實,用棉被或者其他物品包裹,火藥裡可以摻雜鐵釘、鐵片之類的增加殺傷力。剛才這個獨輪車中有夾層,裡麵放了一個超級大的火藥包。
“奶奶的,他們要炸死我們,”關聖人這才注意道:“不知什麼時候,範青已經衝出了寨門。”
“轟!”一聲巨響,獨輪車瞬間四分五裂,無數火球亂飛,其中夾雜著無數鐵釘、鐵片。隻聽寨門口一片慘叫聲音。守門和送行的鄉勇有幾十人,都被爆炸掀翻在地上,好多人被灼傷,被鐵釘、鐵片刺傷,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滾來滾去,一片狼藉。
火藥炸響的同時,遠處數十騎兵,飛馳而來,從他們所在的位置,快馬加鞭,隻需三分鐘的時間。
寨門口一片混亂,寨門也沒人去關,範青要的就是這個時間差。他騎馬奔馳在前麵,必須趁著寨門沒關上之前衝進去。
眼看到了寨門幾十米遠的時候,忽然寨門被緩緩推動,看來寨子裡的鄉勇已經緩過勁來,想要關閉寨門了。
不過,義軍騎兵豈能輕易容他關上寨門,他們都是劉芳亮手下的騎兵,射箭好手,一邊騎馬奔馳,一邊射箭,隻見嗖嗖不絕,許多箭矢從寨門縫隙中射進去,隻聽裡麵啊啊慘叫,寨門果然停止關閉,停頓片刻,才繼續開始關閉,。
眼看寨門就要完全關閉,這時,騎兵已經衝到寨門前,這些義軍騎兵十分悍勇,前麵幾人,疾馳中竟不收馬,連人帶馬猛烈的撞擊寨門,這樣做,很容易把自己撞的筋折骨斷,甚至丟掉小命,不過效果也明顯。隻聽咣咣巨響,這幾名騎士利用馬匹的衝擊力,生生將寨門又撞開一尺寬的縫隙。
這時候,後麵的騎士已經跳下馬,奮力在外麵推動寨門,兩麵角力,寨門始終隻露出一尺多寬的縫隙。門裡門外的人都使出吃奶的勁用力推。隻聽寨門裡,有人大叫:“用力推,關上寨門有賞。”
但寨門隻有那麼寬,人多使不上力氣,這一尺寬的縫隙,就成了雙方搏鬥的通道。隻見無數長槍從兩麵攢刺,門裡門外不時的發出慘叫和咒罵聲音,數十支長槍在門縫中來回拉鋸,誰也不知道自己刺中了誰,也不知自己被何人刺中。
這時候,忽然又一個點燃的火藥包,被一名義軍從縫隙中扔了進去,轟!門裡麵火光衝天,一片慘叫聲音,人群如此密集,火藥包的殺傷力被發揮到最大。
門裡的推力驟然減輕,被義軍慢慢推開。衝啊!範青大喜,帶領步兵衝入門洞,門洞中的鄉勇剛剛被萬人敵燒的焦頭爛額,碰到這群猛虎一般的義軍戰士,哪能抵抗,紛紛後退,留下一地屍體。
這時,劉芳亮帶領大隊人馬已經衝入寨中,到了街道上,隻見遠處,關聖人帶領一百多鄉勇正從街道另一邊衝過來。衝!劉芳亮大吼,兩方人馬排成陣勢,沿著街道疾行,口中大聲呐喊。在街心相遇,這些義軍騎士都是劉芳亮手下的精銳騎兵,在相距一丈多遠的時候,同聲呐喊,奮力將手中長槍刺出。鄉勇們有的用盾牌刀劍抵擋,有的也刺出長槍,不過參差不齊,比起義軍的氣勢差遠了。
義軍騎兵大吼著不斷向推進,狹路相逢勇者勝,他們手中長槍不停刺出,對麵鄉勇節節敗退,不斷有人躺到在地上慘叫,被刺中的傷口鮮血湧出,把地麵的石板都染紅了。鄉勇人數雖多,卻沒有義軍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