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一麵舞槍,一麵口中念著口訣,“一紮眉纂二紮手,三紮肩頭四紮肘,五紮前胸六紮膝,七紮怪蟒穿襠走,八紮金雞亂點頭,九紮銀蛇刺咽喉,十式五虎斷門槍,策馬回身敵難走。”
外行人隻見他槍法淩厲凶猛,內行人卻看他槍法中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闖王諸將中以劉芳亮槍法最強,他的槍法以變幻莫測聞名,但此刻看到闖王的槍法,也不禁歎服。
李自成一套槍法使完,隻聽眾將士轟雷似的叫好,大家都是發自內心的敬佩。範青也練了快一年槍法了,但此時見闖王的槍法不禁歎服,估計自己如果與李自成對戰,至多能過三招就不錯了。
李自成待眾人安靜才道:“當世流行的槍法有羅家槍法,嶽家槍法,楊家槍法,戚家軍槍法。其中戚家軍的槍法為集大成者,偏重務實。我借鑒戚家軍槍法,又得少林高僧指點,創製這套槍法,縱橫十八路,隻以戰場拚殺為主。你們用心練習,希望可以將來在戰場上殺敵保命而用。”
眾將士一起應道:“是。”
李自成又對人群中一人道:“李鴻恩,你出來。”
“是,大哥!”一名二十上下的青年走出來,身材挺拔,英氣勃勃。
李自成微微皺眉道:“軍隊之中,隻有上下級,哪有什麼‘大哥’?”
李鴻恩嘻嘻一笑道:“是,闖王!”
李鴻恩是李自成的表弟,深得李自成的喜愛,從家鄉出來,追隨李自成的親戚大多都犧牲了,李鴻恩是唯一剩下的一個。李自成對他寄予厚望,把自己的一身武藝都傳授給他,對他既有兄弟之情,又有師徒之誼。李鴻恩在李家族譜中排行第十二,所以軍中也稱呼他李十二。
李自成點點頭,對眾人道:“我給你們選的第一個槍棒教頭便是李十二。他的槍法是我親手所傳,你們用心跟他練習。”
隨後,李自成對李鴻恩道:“十二,咱們對戰幾招!”兩人各持一柄長槍,劈劈啪啪的對打,李鴻恩槍法精熟,是李自成親手所教,二人招式對練過多次,此時對打,十分精彩。
忽然,李自成當胸直刺,這一下用了十成力量,李鴻恩已經預料到他的招數,當胸橫擋,但他力量不如李自成,當的一聲,雙手一麻,長槍脫手飛了出去,已然敗了。
李鴻恩大叫:“大哥……嗯,闖王,你這憑力量硬打,還是比試槍法麼?”
李自成收槍站立,冷笑道:“怎麼不是?戰場上性命相搏,什麼招式不用?隻要能殺死敵人,自己活命,就比什麼都強。”
說完轉向眾兵士道:“有些老兵自恃武藝槍法精熟,不重視練體力,真到了戰場上,就是要吃虧的。再比如射箭,你射的再準,但拉不開強弓,敵人先射到了你,你不吃虧麼?”
說完轉身從身後衛兵,連取兩柄長弓。每柄長弓都是十力以上的硬弓,力氣小戰士一柄都拉不開。李自成卻兩弓合並放上一支箭,同時拉開,嗖的一聲。此處距離山穀那邊的靶子足有二百米遠,這支箭從眾兵士頭頂飛過,如電閃一般,正中靶心。
數千人都被這一箭給驚到了,沉寂片刻,才轟然叫好。
等喝彩聲停下來,李自成又道:“個人武藝再強,也不如集體力量強大,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一把筷子一個大力士都不能折斷。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兩個人單打獨鬥,打不過兩個人相互配合。十個武藝高強的練家子的,不如十個武藝普通,但懂得相互配合作戰的士兵。這就是陣法的作用!”
“剛才你們看到了,李過的老兵更精銳些,單兵作戰也更強,但他敵不過新兵,就是因為新兵懂得配合,用陣法取勝。”
“之前我一直猶豫請何人教授陣法,但今天看你們比試,我有了主意,就請範先生教授你們陣法,你們看怎樣?”
眾兵士一起叫好,其中河南來的新兵尤其讚同,他們同範青一起征戰,知道他的本事,對他既敬佩也很有感情。
範青連忙拱手推辭,“闖王,屬下也是個新兵,哪有資格教授陣法,你手下有那麼多宿將,哪個不是久經陣戰,還是讓他們來教授陣法吧!”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久經陣戰的將士多了,那些普通陣戰方式,李鴻恩也能教。不過,能看書本研究陣法的卻隻有範先生一人,你改進的鴛鴦陣很實用啊!連我都想學一學。哈哈,能者不憚其勞,你就不要推辭了!”
範青聽到這裡,也隻能答應下來,他心中對李自成有些佩服,李自成同彆的將領最大不同之處就是謙虛,不自以為是,能聽得進不同意見。謙虛使人進步,這也是他能取得那麼大成就的原因。
當天傍晚,從校場回來,範青騎著馬向山穀西邊馳去,這裡荒草榛莽,十分荒涼,一條小溪緩緩流淌,隻有白天取水的時候才有人過來。
到了小溪邊,範青下馬四麵張望,隻見荒山寂寂,泉水叮咚,清澈見底,荒草中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黃色小花,夕陽西下,一條金色光芒映照在溪水中,耀眼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