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審判福王(2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6468 字 11個月前

福王立刻被五花大綁,插上亡命旗,擁推著向午門走去,而此時在王府外麵的大街上,正有一群士兵把福王府的地畝賬冊、田契、奴仆的賣身契等一股腦的扔到一個火堆當中,周圍的圍觀的百姓紛紛拍手叫好。見到福王被押送出來,便一起跟上福王的押送隊伍,一路上,不停的有百姓向福王身上丟棄雜物菜葉,把福王砸的半死不活。

到了午門刑場,要斬首福王的消息已經傳開,四麵八方的百姓都擁擠過來觀看。義軍在此處搭建了一個台子,台子四周站滿了士兵,不讓百姓靠的太近。監斬台下,刑場周圍,旌旗飄動,刀、槍、箭、戟明亮耀眼,老百姓望著這威武森嚴的場麵,情緒振奮,感慨萬端。

一名花白胡子的老者感慨道:“自有這個刑場以來,隻有百姓小民在上麵砍頭受刑,連官都沒有,現在卻要殺一個藩王,且是皇上的親叔叔,唉,這真是要變天了!”

一個臉色浮腫的年輕饑民大聲叫好,“殺的好,這才是替天行道呢!”

這時候,傳來一陣敲鑼聲,刑場周圍的百姓登時都激動起來,萬頭攢動,都向前台子前擠,想看個究竟,被一群義軍士兵攔住。監斬的是李過,他見秩序太亂,又調來二百士兵,這才把圍觀的百姓擋住。

這時,台子上兩名刀斧手拖著福王上了斬台,周圍的百姓又是一陣騷亂,多數人都沒見過福王是什麼樣兒?整年他都不出宮一回。縱然碰到,也都得回避。回避不及,也隻能俯首跪在街邊,不許抬頭看。如今凡是沒見過福王長什麼樣子的,都想看個清楚。

兩名刀斧手將福王在斬台上一丟,斬台上發出沉重的“咚”的一聲,估計這也是兩個刀斧手斬過的最重量級的人物了。

一名刀斧手踢了福王一腳,喝道:“跪好!”福王猛然一驚,似乎有點清醒,勉強用雙手按地,保持半跪半伏的姿勢,人叢中有人大聲喝罵:“這個孬種!”

後麵擁擠的百姓實在看不清楚,就經過義軍允許,登上城牆,擠滿了宮牆上靠午門這一側。這時候,監斬台的後麵向空中放了一炮,震得全場一驚。炮聲一過,李過大聲命令兩名刀斧手行刑。

兩名刀斧手走到福王身邊,拔出雪亮的鬼頭大刀。這時第二聲炮響了,一名刀斧手把福王脖子後麵插的亡命旗拔掉,扔在地上,另一名刀斧手舉起手中大刀。福王好像已經失去自持能力,癱在地上,周圍萬頭攢動,屏息無聲。

這時候第三聲炮響,一名刀斧手將犯人的發髻提起,喝道:“跪好!”說時遲,那時快,人們隻見刀光一閃,已經做好準備的刀斧手,大刀從空中劈落,嚓的一聲輕響,將福王的腦袋斬落,一股鮮血迸射出三尺之外。從刑場到城頭,看斬的萬千百姓同時迸發出來驚天動地的齊聲喝彩,“好!”

提著福王腦袋的刀斧手,昂首闊步,舉著福王頭顱,在斬台上走了一圈,給百姓們示眾。然後遵照李過的命令,將福王的腦袋懸掛在宮門前的華表上,即古代常見的“梟首示眾”。

隨後李過一聲令下,所有維持秩序的士兵們一起撤走,圍觀的百姓得到自由,一擁而上,好多與福王有深仇大恨的百姓開始撕扯福王的身體,有人剖開他的胸膛,挖出心肝拿走,有的人將他身上肥肉割下一塊拿走,頃刻間,屍體被割的不成樣子。

其中有百姓得了福王身上的肥肉,又抓了從福王府鹿苑中逃出的鹿,一起在大鍋中燉了,取名“福鹿湯”,這事很快傳揚出去,後來以訛傳訛,竟成了李自成讓人殺了福王,與鹿肉同煮,讓士兵吃,飲酒取樂雲雲,純屬謠言。

轉眼間,破了洛陽已經過了十多天了,這一日,高夫人帶領老營家屬,由高一功、田見秀護送,從白土崗的營地來到洛陽,他們本來可以提前七八天到來,但即將動身的時候,從福王府抄沒的大批糧食、金銀各種財物,日夜不停的源源送到,大批新投軍的新兵也來到白土崗接受訓練。所以高夫人等便耽擱了幾日,留下兩名偏將和老營總管任繼榮看守山穀,這才動身來到洛陽。

李自成派張鼐迎接,將高夫人和貼身女兵送到周公廟駐地,其他家眷送到城內外各個將領的駐地,讓他們夫妻團聚,田見秀和高一功夫婦也住在周公廟附近的一座大宅院當中,劉宗敏也已經搬出洛陽的道台衙門也住到周公廟附近的一座大宅子當中。

田見秀和高一功安頓完高夫人這些女眷,去拜見闖王,在營帳中,田見秀問李自成,“闖王,如今破了洛陽,有錢有糧,人馬大增,闖王的聲威大振,不知道下一步的方略定了沒有。”

闖王道:“還沒定,軍師和李公子的意見是以河洛為根本,爭奪中原。全力經營洛陽,如果日後大業有成,就定都洛陽。我本來猶豫不定,但那日我看到洛陽百姓一起拜伏,乞求我留在洛陽,讓我十分感動,我雖沒答應下來,心中已經首肯了。但我還想問問大家夥的意見,田哥,你是老人了,你怎麼看?”

田見秀低頭不語,半晌才道:“建立一處根據地,不再像往年那般東奔西跑,是一件好事,但是否定都洛陽,我看要從長計議,不可草率決定。”

田見秀的語氣很委婉,他不說讚同的話,那就是反對定都洛陽。

李自成轉頭問高一功,“一功,你的意見呢?”

高一功道:“我自然是聽姐夫的。”

李自成笑道:“你怎麼說話扭扭捏捏的,我沒讓你聽我的,隻是問你心裡怎麼想的。”

高一功笑了笑說:“姐夫,咱們都是陝西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咱們從小在陝西長大,雖然被逼造反,離開家鄉,但我還是心裡惦記著家鄉父老,一草一木,連說話都覺得親切。我覺得咱們大業有成之後,還是回陝西建都更好。”

李自成微微點頭,他也在回憶陝西老家的樣子,農民一生都離不開土地,即便離開了,也好像有一條透明的繩索牽連著,讓他回到家鄉,這就是鄉土之情,李自成連同他手下這些將領取得再大的成就,也很難擺脫他們的農民身份,小農思想,小農意識,當然也深深的紮根在他們的思想深處。

李自成又問:“最近聽到張獻忠的消息了嗎?”

田見秀道:“我們離開白土崗營地的時候,聽說張獻忠和曹操最近吃了敗仗,但沒有死,人馬剩下不多,也就幾千人的樣子,已經進入了四川,楊嗣昌正在四麵圍剿他。”

李自成點點頭,道:“幸虧咱們沒去和他聯盟,否則,現在隻怕要更加艱難,豈能有這樣的聲勢!”

高一功和田見秀一起點頭,高一功道:“張獻忠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他詭計多端,把官軍拖入到四川內地,川東一代十分空虛,他必能從巫山,大昌之間的小路衝出來。隻是他即便衝出來,人馬也大損,不再成為楊嗣昌眼中的勁敵。如今咱們攻破洛陽,殺了福王,聲勢浩大,威震中原,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楊嗣昌必定會舍棄張獻忠他們,全力跟咱們周旋,所以下一步棋如何走,必須早定,好在各方麵都有準備,可以立於萬全不敗之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