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青見高夫人已經意動,便微微湊上前,輕聲道:“夫人沒聽過‘授人以柄’這個詞麼,把象征權力的劍柄交給彆人,自己就會被動。”
高夫人心中一動,“你什麼意思?”
範青微微冷笑,“總哨劉爺雖然是闖王多年戰友,但是他靠著住麼?權力能讓人瘋狂,總哨劉爺執掌權力之後,將來闖王醒來,他願意放手歸權麼?到時候,他大權在握,軍中上下都安插他自己的親信,如果執意要當闖王,誰能撼動他的地位。就算他顧念舊情,要把權力還給闖王,萬一他的親信手下不同意,一力擁護他,反過來勸說闖王和夫人,你們怎麼辦?還有……”範青的聲音更低了,“如果他們趁著闖王沒醒來,痛下殺手,夫人沒有兵權,怎麼防備?”
高夫人一驚,喃喃道:“總哨劉爺與自成情同兄弟,不至於如此吧!”
範青唉了一聲道:“自古以來兄弟、父子反目的還少麼?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權,殺了哥哥弟弟,逼迫父親退位,等他貴為君王,誰敢說什麼。咱們普通百姓之家,多少親兄弟為了一點田地家產的事情大打出手,甚至對薄公堂,這情誼在利益、權力麵前算得了什麼?”
“夫人,任何事情握到自己手裡,才算可靠,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彆人的善心上,必然受其殃禍。夫人一定聽過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吧!周世宗生前對趙匡胤父子兩代都很器重,提拔栽培,仁至義儘。可周世宗早早去世之後,符太後掌權,她把軍權交給趙匡胤,指望依靠他來保護他們母子平安。卻沒想到趙匡胤在屬下的擁護下,黃袍加身,篡權奪位。我就不信趙匡胤當時一點不知道這事情,他不是暗中安排,也是半推半就,在權力利益麵前,他背信棄義,後人卻把他當成明君稱頌。相似的事情還有漢武帝托孤,漢武帝臨死之前把幼子托付給霍光,讓他輔佐少主。霍光本人是儘心儘力的。可十幾年後,在漢宣帝時代,霍光的妻子和女子為了謀奪皇後位置,毒死了許皇後,霍光知道真相之後,隻能幫忙遮掩,最後也做了罪臣之事。”
“由這兩件事情看出來,未來的事情不可預測,即便總哨劉爺沒有殺心,難保他的屬下、親人也保持善良,所以還請夫人為了闖王的安慰,認真考慮屬下的提議,不要鑄成大錯,將來後悔莫及。”
高夫人聽了之後,臉上猶豫的表情慢慢變得堅定起來,道:“為了自成的安危,看來這個擔子我很有必要挑起來。”
範青見高夫人同意,登時大喜,道:“那麼,請夫人立刻召集田見秀、高一功和李過三位大將來此議事。”這三人今天議事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有點對劉宗敏有反對之意,所以最有可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高夫人吃驚道:“這麼晚了,還要召見他們,明天不可以麼?”
範青拱手道:“事不宜遲,凡事先下手為強,這種爭權奪利也同戰場爭鋒一樣,講究一個快字,如果咱們拖拖拉拉,指不定明天牛金星又想出什麼鬼主意呢!”
高夫人也是果斷的女人,立刻點頭道:“好,就聽你的,說完,立刻讓慧珠通知衛兵,去把三位大將請來議事。”
過了好一會兒,田見秀、高一功、李過三員大將急匆匆的過來了,他們被高夫人深夜召見,還以為李自成病故了呢!人人神情緊張,臉色驚疑不定。
高夫人和範青分彆和三人見禮,然後讓三人坐下,李過最急,道:“莫非叔叔病情有什麼變化?”
高夫人知道他想錯了,連忙擺手道:“彆誤會,我深夜叫你們來,是為了彆的事情。”說著歎了口氣道:“你叔叔暫時沒變化,還是在昏睡中,吃飯、吃藥都得人喂,唉!能吃東西總歸是好事。”
三名大將放下心,高一功道:“那姐姐叫我們來,有什麼急事。”
高夫人道:“是為了推舉代闖王的事情。”
三名大將互相看看,他們見範青來的比他們早,便以為高夫人是想為範青說情,爭取他們三人支持。
李過冷笑道:“嬸嬸,我不是不給你麵子,我心裡隻有叔叔一個人,誰當代闖王在我看來都是要篡權奪位,都是不安好心。我的話放在這裡,如果咱們闖營選出新闖王,我李過的兩萬騎兵第一個離開,哼,我回陝西老家去當杆子,也不願受除了叔叔之外的人支派,想都彆想!”李過越說越氣,狠狠的瞪了範青一眼,道:“範先生,得罪了!”
範青拱手笑道:“李將軍誤會了,召集你們來,不是推選我當代闖王。”
“那是劉宗敏了!更不行,我才不聽他指揮呢!”李過憤憤不平的道。
範青笑道:“如果是高夫人呢,你也不聽她指揮?”
啊?三名大將十分意外,一起驚呼了一聲,李過急忙追問道:“要推舉嬸嬸當代闖王?”
“是!”範青點頭。高夫人也道:“我被範青說服了,打算當這個代闖王,你們看如何?”
三人再對視,高一功第一個讚同,“姐姐如果願意,我當然要支持。”他是高夫人的親弟弟,姐姐掌權對他是最有利的。
李過想了想也道:“叔叔嬸嬸本是一家人,夫妻一體,我堅決保叔叔,保嬸嬸也一樣,我支持嬸嬸代闖王理事。”
田見秀最後表態,他拱手道:“夫人的人品威望我向來敬佩,如果夫人能代闖王理事,可以平息咱們闖營的內部紛爭,團結將士,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夫人代闖王定可以使咱們闖營日漸興旺,越來越好,我支持夫人。”
見三位大將都支持高夫人,範青大喜,他先單膝跪下,拱手朗聲道:“我範青堅決擁護高夫人代闖王理事,願意效忠夫人,甘為夫人驅使,此生此世,決不後悔。”
其餘三名大將也分彆向高夫人效忠,於是,推舉高夫人上位的核心圈子便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