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闖營出征,有史以來將領最年輕的一次,劉芳亮年紀最大也不過二十八歲,範青二十三歲,紅娘子二十四歲,劉體純二十四歲,剩餘將領大多二十出頭。將領雖然年輕,但出征的人數卻創造曆史之最,近五十萬人,號稱百萬,這樣龐大的兵力數目自明朝二百多年以來也是第一次。以薩爾滸之戰為例,明朝和女真加起來才十萬左右人馬,已經是明末很著名的大會戰了。相比這次百萬大軍圍攻開封,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高夫人在點將台上宣讀了出征的軍記,如每次出征一樣,不許殺無辜百姓,不許放火,不許強暴婦女,不許搶劫百姓財物。對百姓公平買賣,要把闖營的口號“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時刻掛在嘴邊。
整個校場黑壓壓的數十萬人一起同聲應道:“遵命!”聲音在山穀中回蕩,極有氣勢,遠山中鳥兒都被驚動,成群的飛出樹林在空中盤旋。它們是不能理解人類的做法,隻能看到一片雪亮的刀槍林立,成千上萬的人排成隊列,緩緩出穀。
由於人馬輜重太多,先頭隊伍從清晨出發,到了中午山穀中的隊伍還沒全部出來。在去往開封的官道上,長長的隊伍不見首尾,隻能看到不計其數的旗幟飄揚,馬匹人流仿佛無窮無儘一般,河南百姓還從沒見過如此大規模的人馬呢。
六月十三日,大軍到達許昌,範青派劉芳亮和紅娘子率領左右大軍先行,而他率領中軍在許昌停留三天,向附近州縣征集騾馬、糧食、豆料、柴草等項。三天後繼續進軍。六月二十三日夜間,範青率領中軍抵達開封城外。按著事先商定的計劃,他將老營駐紮在北門大堤外應城郡王花園,距離北門不到五裡。高夫人率領的老營隨後到達,駐紮在城東南方向,距離開封十裡外的繁塔寺,離禹王台很近。
範青到達應城郡王花園的時候,正好是三更天,今日,天氣晴朗,天空中掛滿繁星,閃爍不定。範青眺望數裡外的開封城,黧黑的曠野中,隱約能看到一個黑黢黢的龐然大物,就像蹲伏在曠野中一隻巨獸一般,範青喃喃道:“開封,我又來了!”
範青紮好營盤,天還沒亮,一夜沒睡的範青立刻召集眾將開會,商討軍情。一個月以來,負責刺探軍情的是李岩弟弟李牟,因為他在開封住過,情況比較熟悉。範青就給他派了許多杞縣的屬下,不斷混入開封,了解城中的情況。
範青還沒到應城郡王花園的時候,李岩已經先帶著兩千兵馬到此處與弟弟李牟會合,他們中午時分就到了此處,埋伏在大堤外麵。還派了七名騎兵飛馳到北門之前,在吊橋外麵的木柵欄上粘貼了闖營的告示,曉諭城中軍民百姓,速將周王和開封各級官吏扣押,獻城投降。這七名騎兵貼好告示,並不急著離去,向北門外麵大街的百姓大呼,說是闖營的人馬,派來攻占開封,隻殺貪官汙吏,親王郡王,不殺百姓。北門臨街兩側的商鋪都能聽到他們的呼喊,人人屏息,不敢出聲。等守衛城門的軍官出城門抓捕他們,他們就策馬飛馳而走,轉眼間消失在防水堤之外。隨後開封的北門封閉,其餘三門也陸續封閉。
當晚的軍事會議一開始,範青就向李牟詢問城中情況。
李牟恭恭敬敬的站起來說:“最近幾天,闖營的遊騎常常出沒於朱仙鎮一帶。朱仙鎮的人見我們的人馬來來去去,因此城中以為我們大軍將要攻打南門,於是開封巡撫高名衡親自守衛南門。總兵陳永福的將士約有一半也駐守在南門,城上滾木礌石極多,百姓家家戶戶早晚輪流登城。
範青又詢問其他城門防守的情況,李牟將守衛各個城門的官紳名字都說了出來,並把官兵數目也說了一個大概,對於城中所存的糧食,柴火約有多少,能支持多久,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範青是第一次派李牟作這樣重要的任務,之前他一直跟著傅宗龍學習管理州縣來著,軍事上的事情很少用他。這次聽完李牟的報告之後,範青連連點頭道:“很清楚,很好。”
接著又問:“為什麼要讓祥符知縣王奎鎮守北門?把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一個小小縣令。”
李牟說:“讓王奎鎮守北門,不因為彆的,隻因為上次我們攻打開封。此人頗有膽識,年紀又輕,組織軍民守城十分得力,深得周王和陳永福的賞識。他本已經升職為禦史,可以去京城上任,但開封情況緊急之後,周王特意上本把他留下。現在讓他鎮守北門,是因為北門外的護城河水淺,城牆稍低,容易受到攻擊。雖然有幾名大官鎮守北門,但陳永福以為並不得力,需要一個真正做事,有能力的官員在這裡督率軍民守城,最後就選中他了。”
範青微微皺眉,王奎在曆史上有點名氣,守衛開封多次打退李自成的進攻,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城中百姓現在是否驚慌?”範青問道。
“城中百姓是很驚慌的,但沒人想到投降,而且守城十分積極。”李牟道。
“為什麼百姓跟官府如此一心?”範青問。
李牟道:“官府說第一次開封之戰,陳永福射傷了闖王,現在還昏迷,這次闖營是來報仇。且造謠說一旦攻破開封,必定屠城,不但活人要殺光,連死人也要剁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