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念到這裡,忽然從北城和東城方麵傳過來連續的炮聲,有的炮彈越過城牆射到城裡,砸塌建築,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十分震耳。高名衡不由得停一停,繼續念下去,無非是歌功頌德,再見中興的話,估計這些鬼話連崇禎皇帝自己都不大相信了吧!
而被義軍重重包圍的開封城中,眾多官員心神不定,不知道闖營下一步什麼時候行動,心中正在擔心,這時候又聽到轟隆隆的炮聲,誰也無心認真去聽這些花團錦簇卻沒一點實際用處的文章。還好這些頌詞隻有十幾句,很快就在樂聲炮聲中結束了。
按著往年慣例,向皇帝牌位行過賀禮之後,趁著這機會,大家要向巡撫拜謝,然後稍進點心,由巡撫和布、按二使率領,同去周王府行禮。但今天特彆,高名衡讀完表文之後,搶著向眾官躬身做了一揖,說道:“今日省城被圍,情勢吃緊,守城軍民,露宿城上,浴血對敵,我們或為文臣、或為武職,值此艱危之時,正要我輩竭忠儘慮,與軍民同甘共苦,為皇上保此一座危城,保此數十萬生靈,官場的俗套都免了,吃食點心也都免了吧!”
大家默默相看,不敢說出異議,陳永福事先知道高名衡的主張,附和說:“免了吧!免了好!”
高名衡又道:“昨晚周王殿下命內臣向學生傳諭:省城危急,務望文武眾官員用心守城,不必進宮朝賀。既然殿下已有此諭,我們隻好謹遵。請各位回去,各守其職,不可疏忽大意,守住城牆,把賊寇擋在城外才是根本大事。”
眾文武正要退出,忽然從東北角又傳來一陣密集的炮聲,好像又開始要攻城了,高名衡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城上有何動靜?”
隨即巡撫衙門的一個捕快快步走入大堂,在巡撫麵前跪下,說:“稟告大人,城上士兵還沒過來稟報,但城中百姓都在哄傳,說今日闖營要大舉攻城,比昨日還要猛,揚言必須要在今日破城。”
高名衡心頭狂跳,臉色大變,失聲道:“這麼快!難道……又要開始了麼?”說完向布、按二使及尚未離去的官員看了看。眾文武一個個大驚失色,相顧無言,眾人又都把目光望向陳永福,現在開封能否守住全靠陳永福一人了。
陳永福立刻拱手道:“大人不必驚慌,屬下以為這是謠言。”
布政使梁炳急忙問:“將軍怎知是謠言?”
陳永福回答道:“現在城內外隔絕不通,消息不能傳遞,果真闖賊今日攻城,城中百姓又何以知道?況且前日闖賊攻城受挫之後,掘洞緩慢,昨天夜間也沒見他們調集大炮,不像要今日攻城的樣子。”
高名衡仍然覺得放心不下,說道:“陳將軍說的是,但今日之事要加倍小心才好,請王知縣和黃推官馬上辛苦一趟,分頭上北城和東城看看。”
王奎和黃澎同時躬身回答:“是,大人。”
天明時候,守城的人望見北城外義軍炮兵陣地的沙丘上,有不少義軍正在向上麵運送木料,有的木料用牛車運送,有的用人抬,四個人抬一根,或者六個人抬一根。這沙丘距離城牆隻有二裡多遠,所以城上守軍看的很清楚,這些樹木都是從各處村莊的墳地中砍伐來的。
大家正在觀看,議論紛紛,忽然兩名義軍騎兵從沙丘附近飛馳而來,到了城壕外麵,輪流向城上喊話:“近日休戰,互不相犯,倘若城上打炮,老子十倍奉還!”
他們聲音高亢,帶著明顯的陝北口音,叫喊幾遍之後,也不等城上回答,勒轉馬頭,揚鞭而去。
城上守軍很快根據他們木料建築的樣子,判斷出來,義軍是打算在沙丘上用木頭搭建炮台,這是要建立製高點,以方便向城中打炮。
城上守軍立刻商量是否要向那裡打炮。有人主張打幾炮,因為距離不遠,準能打死一批義軍。也有人反對,因為城外義軍大炮也不少,他們會向城上反擊,何苦惹麻煩呢?正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小夥子冒冒失失的點了一炮,隻聽轟隆一聲響,炮彈打出去了,一片硝煙騰起,但炮口偏低,隻過了城壕就落到地上。
這一炮打完之後,隻聽城外四麵都有打炮開火,從不同方位向城頭上打來,不少城垛被打壞,一些守城軍民中彈,有的當場死在城頭,有的受了重傷。還有兩枚炮彈越過城牆,砸中了民房。義軍打了一會兒炮,又高聲叫罵,問城上還敢不敢打炮。
城上守軍互相埋怨都說:“我們守城也沒得多少糧餉,何苦來惹事生非,不如安安靜靜的在城牆上待著,保住性命就行。”
火器營的頭目不敢勉強大家,隻好點頭答應。這時候,王奎聽到炮聲,被巡撫派過來查看,一看義軍正在城外建設炮台。如果建好,對城牆和城內居民威脅將非常之大。而守城將士卻隻是眼睜睜的看著,不由得大怒:“剛才是誰說不許打炮的?”
眾多炮兵見他發怒,都不敢出聲,把頭低了下去。王奎怒道:“把火器營的頭目老李給我拿繩子捆起來。”
一時間氣氛緊張,人人失色,不敢作聲,眼睜睜的看著頭目老李被兩名差役給綁起來了。忽然一名年輕炮兵噗嗵一聲跪在地上道:“大人,李叔平日作戰勇敢,也很照顧兄弟們,求你開恩,彆罰他了!”
眾炮兵一見有人求情,就跟著跪下一起求情。
王奎見眾人求情,不禁更怒,“哼,你們是什麼意思?想要聚眾鬨事,挾持本官不成?今天老李必須重罰。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