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
這件事情李世民不是沒有考慮過。
大唐幅員遼闊,南北物資轉運的難度可想而知。
若非是前朝遺留的大運河,隻怕如今想要開啟突厥之戰也不容易。
沒辦法,消耗太大。
以如今的情況來看,一百石糧食運送到北部前線,最後可能就剩下四十石不到,若是遇上天災人禍還會更少。
這種消耗誰能夠扛得住。
若是有直通的官道自然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隻是粗略地統計了花費之後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甚至,李世民都沒有深思下去。
前朝一條大運河就民怨載道亡了國,雖說有其他因素在,但那種級彆工程的消耗也是直接原因之一。
以大唐目前的國力,隻怕路沒修好國就沒了。
可如今聽了李平的話,他忽然又覺得事情未必沒有可能性。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話讓他很心動。
若是能夠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來修建,哪怕是慢一點也是可行的,甚至可以將整個大唐都修建上馳道。
不是他覺得每年都要有人受災,因為這就是事實。
旱災,水災,蝗災,偶爾還來個地震。
要不是李世民心智如鐵,他覺得是老天爺故意在針對他。
有了民工來彌補勞動力,剩下用官兵,隻要調度合理人力問題可以解決了。
至於資金問題。
隻要道路修好了那便是鋪天蓋地的利益,商人身上可以榨出來油水呀!
按照李平之前的法子,隻要把商人弄進來,這路不是沒有可能修好的。
若是真的能夠建成馳道直達,好處實在是太多了,還有西域那些事情,李平應該不是信口開河,就算是有部分誇張,隻有一半可信也是天大的利潤呀!
李世民不知不覺間開始在腦海中構建這件事情的可能性。
以前他是極其厭惡商人的。
認為他們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一切,於國於民沒有任何好處。
可隨著和李平接觸,李世民逐漸改觀。
倒不是對於商人的印象變了,而是覺得他們利用好了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而且,商人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單一件貨通南北就很有價值。
或許不是人們選擇從商,而是因為某些原因促使了商人的出現。
不得不說,李世民已經從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市場經濟。
隻是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就在這時,一陣奇怪的聲音傳來。
李世民回頭一看,卻見李平不好意思地看了眼肚子。
在看天色,不知不覺中已經掌燈了。
李世民不由得搖了搖頭。
以往他都是這樣,處理器政務根本不管時間,今日竟然忘記了李平也在。
這小子對於吃的可是很上心。
“餓了?”
李世民問道。
李平不好生意的點了點頭。
“餓了不會說?”李世民白了他一眼,吩咐人準備晚膳。
早有預備的宮女立刻就端著各色菜肴走了進來。
李平一看。
嘿!
都是他感興趣的。
一個個窈窕的宮女端著各種精致的餐具,上麵擺放的是各種製作精美的菜肴,而且都是平素裡不容易見到的,隻存於傳聞中的珍惜食材。
李平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李世民則是直接道:“愣著乾什麼,吃呀!”
說著,他當先動了筷子,之前就打聽過,手下人說李平似乎很喜歡魏王府那些奇奇怪怪野物做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