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去從軍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李平開口解釋道。
“此戰關於大唐國運,若是能勝至少可以讓北疆有三十年和平,若是經營得當,或可以永固邊疆也說不定。”
“為功,是利國利民之壯舉,為私也是為自己謀個不世之功。”
魏征聞言雖然不認同卻還是點了點頭。
他不希望李平從軍的緣故就在於看中了其內政上的天賦。
這樣的人留在朝廷內是棟梁之材,可是去了軍中就說不定。
事實上,從曆史來看,真正影響國運的往往是王朝內部。
能打仗的將軍或許難找,但也不是沒有,說句不好聽的,隻要國力足夠強悍,便是平庸者為帥,少犯錯誤慢慢碾壓可以取得勝利。
何況,大唐並缺不少能征善戰的將領。
相反,朝堂之中卻有些後繼無人。
魏征的固執是因為人生理想,是因為無從選擇,可他並不是愚蠢,並非看不懂朝局。
未來情況如何,他多少也是心中有數的。
所以,他希望李平在聖眷正濃的時候可以更進一步,日後在朝堂站穩腳跟。
以他的能力,至少可以在未來三十年內穩定朝堂局勢。
能臣或許不能長久,可如果是陛下寵愛的皇子就不一樣了。
“所以你是打算用軍功出仕?”魏征問道。
“倒也不是。”李平歎了口氣道,“要是我能選擇的話,肯定是嬌妻美妾當個富家翁,出去打仗拚命那不是腦子有病麼?”
魏征翻了個白眼,卻並沒有說什麼。
如果有彆的選擇,誰又不想肆意一生呢?
“一來是我爹將那套北征之論呈上去,他家裡不出人也說不過去,再者我也覺得在軍中混個臉熟沒什麼不好的。”李平道,“老實說,我其實不喜歡政務,更不喜歡與人鉤心鬥角。”
魏征聞言嘴角微微抽搐,有些不確定地說道:“你爹說因為呈報了北征之論,所以家裡要出人上戰場?”
李平點了點頭,便宜爹就是這麼說的。
他想想也是好像也是那麼回事。
魏征徹底無語了。
心說陛下坑人的時候還真沒有遠近親疏。
不過他多少能夠理解李世民的意思。
陛下大概也看出了二殿下的性格,不想在朝局中喜歡,所以打算讓他以軍功入仕,這和他讓李平參加詩會是一個道理。
甚至想得大膽些,陛下說不定有意讓二殿下執掌一軍。
這是在為他鋪路。
日後一位有軍權的王爺,甚至是……
魏征搖了搖頭,停止繼續思考下來。
“夫子,您用茶!”
這時,柳嬋兒端著茶水進來,身後還跟著長樂。
魏征看到她們的瞬間眼睛就直了,顯然是認出長樂的身份。
柳嬋兒見狀隻當是魏征不喜歡被打擾,連忙帶著長樂退出去,在外人麵前她還是很會給李平麵子的,尤其是當著魏夫子的麵。
這位父子脾氣不好她是知道的。
“剛才那是長樂?”待到人離開後,魏征有些不確定問道。
李平歎了口氣無奈道:“先生好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