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都是老子的(2 / 2)

長孫無忌隻能夠認了。

誰讓他有一個好兒子,又有一群好下屬呢?

“高士廉!”李世民目光又是一掃,“河東災民安置工作進展到哪一步了,你詳細說說,也好讓朝堂諸公了解了解大唐的錢糧都花到了什麼地方。”

高士廉急忙出列,將安置計劃說了一遍,最終總結道:“從戶部的核算來看,最少還需要銀錢五萬貫,糧食十萬石。”

聞言眾人嘩然。

“敢問高大人,這個數量是否可以再少一點,北征在即,這筆支出有些大了。”

“房大人,你也了解河東的情況,這個數量真的不能再少了。”

所有朝臣都皺起眉頭。

天災這件事情還真沒有辦法。

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災民白吃白喝,總不能真的看著人餓死。

看著毫無對策的群臣,李世民緩緩開口道:“朕這裡倒是有個辦法,來人!”

隨著他一聲令下,自有宦官搬著一幅巨大的地圖上來,擺放在群臣之前。

李世民從龍椅上走下來,指著地圖說道:“此地是長安驛道,朕打算將其重修擴展,戰時運送軍糧,平常的時候作為商路。”

聞言有人出列道:“陛下,此等工程浩大,國庫怕是支撐不起。”

“不錯,若是開始修路的話,隻怕這個時候也很難調集民夫。”

“若是能夠修通此路好處多多,若是收取商稅的話或許可行。”

“隻怕不成吧,朝廷怎麼可以與民爭利。”

“什麼叫做與民爭利,如今商人賺的錢不少,可是交的稅卻不多,從之前的事情來看,我朝的稅法應該要有所改革才行。”

一時間,朝堂上的眾人圍繞著修路的事情展開了激烈討論,很快就偏離了原本的主題,上升到稅法上麵。

通過之前籌措軍糧等事情,不少人已經認識到商人這個群體的重要性。

雖然大部分人都懵懵懂懂,可能在朝為官都不是普通人,隱約間也察覺到了良好的經濟體製所帶來的好處。

此刻借著修路的事情侃侃而談,形成了激烈的討論。

李世民不動聲色咳嗽了兩聲。

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我大唐的稅法確實應該修改了,士農工商自古有之,可如今的商人和以前也變得不同了,我大唐自有新氣象當然也要與時俱進,不過此事日後再議。”

“不光是稅法,律法也要重新修訂,朕聽聞在長安城內便有人藐視王法,視府衙為無物,依仗自身權力地位出身欺壓百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