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大唐,能人異士竟然如此之多,聽說他們的宰相就是諸葛孔明在世,果然厲害。
鬆讚乾布此刻已經自動將李平當做了傳聲筒一樣的角色。
主要是他實在是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如何能夠斷定他吐蕃發生的事情,並且將時間卡得那麼準。
前腳剛說完後腳屬性就到了。
這擺明了是帝國機器開動才能夠造成的效果。
他哪裡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個巧合,甚至李平自己都措手不及。
兩個人互相算計也都互相誤會,竟然形成了某種和諧。
李平既然開口自然不會藏著掖著,他仍舊以茶水做畫說道:“這裡是吉曲河穀,此地是河穀下遊,是彭澤。”
鬆讚乾布眼前一亮,明白了李平的意思,也顧不上其他,急忙添加幾筆說道:“此地我曾經去過,民風彪悍,青壯勇武,隻是他們對外來者很是抵觸,恐怕難以使用。”
李平笑道:“彭澤的中心邏些北邊是唐古拉山脈,東邊是工布,西邊是楊桐,南邊則是亞隆河穀,以鬆讚王子的手段收服此地百姓應該不成問題吧。”
如今的吐蕃王庭所在位置和後世不同。
鬆讚乾布也是經曆過一番波折之後,才將王庭遷徙到邏些的。
李平不過是將這件事情提前點出來而已。
事實上他也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吐蕃為什麼多年都將王庭放在那個沒有天險可守的地方,死活不挪地方。
後來鬆讚乾布也是沒辦法了才遷徙的。
當然,這種可能涉及到很多問題,但李平覺得,這種戰略要地肯定是先握在手裡再說,就算是不遷徙王庭也要擁有實際控製權,怎可能放任不管呢。
想到這裡,李平忽然笑了笑。
是啦。
除了中原王朝彆的地方哪有什麼大一統的意識。
突厥也好,吐蕃也罷,都是部落成群,各自為政,有好處一擁而上,不行了選個領頭的,平常的時候,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感謝始皇帝吧。
鬆讚乾布看著桌麵上逐漸乾涸的水痕,心中王庭神聖的想法漸漸消失不見。
王庭都快要沒了,還在乎什麼傳統。
說是神聖,有天神庇佑,結果呢?
遷徙,必須要遷走。
隻是……
鬆讚乾布還是忍不住問出心中疑問:“殿下為何對吐蕃境內如此了解?”
事實上,關於邏些的事情,要不是他湊巧去過可能都不知道,很多吐蕃人都不清楚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