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李泰悟了(1 / 2)

大廳之內,眾人臉上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寂靜得針落可聞。

“好,殿下好文采!”

“如此胸懷,楚王殿下當真是讓我等大開眼界。”

“好一個疏狂君莫笑,赤子大唐魂,在下厚顏敬殿下一杯。”

說話的才子當即舉杯,一飲而下。

眾人見狀也紛紛舉起酒杯。

詩好麼?

不算絕佳。

至少比起那首水調歌頭能夠流傳千載是大大不如。

但這首詩中的氣魄卻讓人覺得蕩氣回腸,尤其是在這個當口。

剛剛從戰亂中恢複的大唐並不缺乏熱血之輩。

先前以突厥人為首的諸國使臣在長安城內耀武揚威。

被劫掠的邊境。

……

種種消息早就不知不覺中在眾人的心頭上留下了痕跡,不吐不快。

大多數人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隻是本能地覺得大唐不應該這樣,他們不應該這樣。

可要說做什麼卻又無從做起。

今日在場的人當中不乏這樣的。

而李平的一首詩剛好告訴了他們為什麼。

自信!

身為唐人的自信。

我大唐金戈鐵馬立國,憑什麼要忍氣吞聲,憑什麼要羨慕他人。

我為唐人我驕傲。

或許是朝堂上的紛亂不休,或許是之前渭水之盟的恥辱,無形之中,有些人的心氣散了。

可那一句疏狂君莫笑,赤子大唐魂卻又將那股驕傲提起來了。

李泰也不由自主地起身,端起酒杯道:“二皇兄此言當真是豪情萬丈,小弟不如。”

他心悅誠服的開口。

這不是才情上的輸贏,而是格局上的勝負。

回味著詩中的自豪之意,李泰自問他也沒有那種歸屬感。

或許,正因為李平是從民間而來,才會有此感悟吧!

我作為皇子都不為大唐驕傲,又如何能夠成事呢?

李平舉起酒杯與眾人同飲,然後開口說道:“不過是酒後之言,諸位謬讚了。”

“隻是有幾句話不吐不快,希望諸位不要覺得厭煩。”

“二皇子直說便是。”說話的正是之前頭一個敬酒的才子。

李平點點頭道:“我的身份大家都清楚,或許正因為這樣身份才有了幾分感悟,你們問我以前的生活好不好?”

“我隻能說並不好,甚至可以說艱難度日。”

聽到這話,眾人不由得皺起眉頭。

二皇子怕不是真的喝醉了吧!

這話能說麼?

李平目光掃過眾人,話鋒一轉道:“大唐之中有很多和我類似的人,他們不識字,沒有手藝,整理日隻懂得種田,乾活,逢年過節能夠吃上幾口肉便是最快樂的事情。”

“長安的繁華不屬於他們,錦衣玉食也是奢望。”

“可是他們從來不曾抱怨過什麼,有吃有喝能夠安然度日便已經滿足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