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少孤,便是父兄撫養帶大的,甚至在他向西遊學這幾年,留下的兒子馬載也是他們撫養。
如今馬周出人頭地,便去信接來兄嫂一家和兒子。
納采過程其樂融融,十分和諧。
馬周的兄嫂對這門親事非常讚同。
盧寬做為大媒,代表馬周,當麵詢問玉娥是否同意這門親事,大姐笑著點頭應下,求婚便算正式成功。
接著盧寬便向武士恪夫婦詢問玉娥的名字、八辰八字,然後還請來一位專門的人進行占卜,看看是否匹配合適,這也是六禮一環叫做問名。
當然,這個環節很少有出現不合適的。
測算生辰八字,那位告訴大家,兩人簡直天作之合,反正一通好話連篇,沒有更合適的了。
懷玉覺得這些人純粹就是討個彩頭收紅包的。
武家和馬周都是希望能夠早點成婚,所以流程都是抓緊辦,能一次弄好就不弄兩次。
納采問名都是一次做好,直接就把結果宣告大家,這是婚禮第三道禮儀叫納吉,也叫訂盟,海誓山盟的盟就是源於此。
馬周掏出來早已準備好的訂情信物。
他委托懷玉幫忙訂製的,在西市最好的金鋪裡打造的,一對黃金紅寶石戒指,然後金手鐲金耳環金項鏈金釵等五金,又有訂製的綢緞繡衣。
唐人的訂婚信物一般都是金銀首飾為主,當然也有用彩綢、豬羊、或牛馬的,都可以做為訂婚信物。
那對黃金紅寶石戒指還是非常漂亮的,大唐工匠們的手藝非常了得,在大家的見證下,馬周把紅寶石戒指戴在大姐手指上,而大姐也給馬周戴上。
定情信物一戴,這就算是六禮中的定娉,馬周將早準備好的大紅娉書拿出來,送到玉娥手中。
大家一起歡呼,為他們祝福。
今天的儀式也就結束了,接下來武家準備了酒宴,招待媒人和賓客。
馬周兄嫂也笑著表示,會儘快擇良辰吉日送來娉禮和禮書。
馬家詢問武家對娉禮有什麼要求。
老武哈哈一笑,大氣的道沒啥要求,倒時馬家送來的娉禮武家都會回禮,送多少回多少。
不僅全回,武家也會準備相應的陪嫁的。
雖然老武平時表現的比較摳,可如今條件上來了,女婿又這麼有出息,老武也難得大方。
“早點送娉禮來,也就可以早點定迎親日子。”
兩人雖是二婚,但也都很年輕,兩家還是希望這好事能夠早點完成,老武希望能夠在年前完成,最好是在初冬時就完婚。
戴上定情信物紅寶石戒指,收下了娉書的大姐,滿麵通紅,幸福不已。小說
酒桌上,
武士棱問老武,懷義兄弟倆的婚事什麼時候安排。
“已經挑了日子,過幾天便請翼國公秦大將軍做大媒,上盧國公府向程大將軍提親,”
武士棱連連點頭,“大郎這門親事結的不錯,不錯。”
“二郎呢?”
“榮國公樊大將軍還在豳州,估計也快還朝,等他回來,就上門提親,也是請的翼國公做大媒。”
武士棱雖也知曉些樊大娘子的一些不好傳聞,但最後也並沒有反對這門親事,畢竟誰家國公府千金,能夠千裡迢迢的追到隴右戰場上去,甚至還騎馬上陣提刀護情郎的,就憑這,也再沒理由反對。
況且他相信懷玉的眼光,這小子明顯很會望氣看相,他既然能接受樊大娘子,肯定說明他不怕。
“好事連連啊,哈哈哈。”武士棱笑著說等喝喜酒。
趁著大家高興,武士恪跟族長說要捐二十畝地到族中義田,並捐二十石糧進族中義倉。
“好,我代表族裡收下了,回頭給你個收據,也感謝你對家族的支持,”武家族人很多,這次也有些受兵災影響的,家族也是第一時間救援。
族倉借的糧,同樣秋借春還,借一石卻隻要一鬥息,甚至那些孤寡殘疾的族人,甚至能夠享受無息借糧。
這就是族倉的意義,幫扶族人,扶危濟困,有能力的捐田捐糧捐錢進義倉,幫助困難的族人,甚至建立起族學,為族中年輕子弟教學,培養下一代。
“大郎二郎閒下來的時候,也去族學裡多轉轉,跟族中年輕子弟多親近親近,也教教他們騎射武藝,或是講些人生道理。”老族長走前,拍著懷義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然後又指了指他身後那好幾十的兒孫們,“上次那八個跟二郎去隴右,也都出息了,以後還有用人的地方,你就招呼你這些兄弟侄兒們,自家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