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風塵三俠(2 / 2)

懷玉武士恪 木子藍色 6208 字 10個月前

除了懷玉的三首邊塞詩新作,後麵還有傳奇小說故事。

刊載的傳奇小說叫古鏡傳奇,是武家親家王績學士的兄長王度所寫,王度隋朝時做過禦史、著作郎、芮城縣令,還奉詔撰修過隋朝國史,大業末持節出使河東、運河賑濟,結果不知所蹤,估計是沒於流賊之中。

他留下的古鏡記是一篇不錯的小說,甚至堪稱唐傳奇小說的開端,不過大抵還是沿續了六朝誌怪小說。

這故事以王度自敘形式展開,主人公王度從天下奇士汾陰侯生處得到一麵古鏡後,與兄弟王績攜古鏡出遊而降妖伏魔的故事,全篇大約五千來字,有十幾則小故事相連,篇幅較長,描寫細膩,尤其是加強細節描寫和人物對話,使整個故事很有可談性。

這也被後人稱作是從六朝誌怪小說,向唐傳奇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代表。

武懷玉跟王績結親後,兩人關係不錯,王績兄弟還經常到武家家學講課,武懷玉為東宮收集圖書的時候,王績把兄長的這本遺作抄本贈給他一本。

武懷玉讀了後挺喜歡,這書要是放後世起點網,估計隻能算老套,但放在唐朝,還是挺炸裂的,很有幾分網文的無敵爽文感覺,比起此時多數簡單的筆記、誌怪類故事小說,可就豐富細膩的多。

武懷玉特意選了古鏡記作為京報小說版塊,版塊名就叫傳奇,不過因為總共有五千多字,所以采用的是連載方式,這古鏡記有十幾個小故事,於是分成十幾篇連載,一篇也就幾百字。

為了能夠打響名氣,武懷玉甚至以青蓮居士為筆名,寫了一個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宰相楊素府上歌妓紅拂大膽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隋末有誌圖王的虯髯客張仲堅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麵前折服並出海自立的故事,塑造了風塵三傑這一形像。

這個故事懷玉拿給來濟看的時候,他一眼就看中了,雖然懷玉並沒說這個青蓮居士是誰,但來濟也不在乎。

雖說這故事裡的張出塵李靖還在,李靖還是勳臣,但民間百姓可不就喜歡這種關於大人物的隱私故事麼,尤其還是這種桃色的風流傳奇。

這故事裡把當今天子塑造成真命天子,有這點就足夠他們大膽的發行了。

雖然說關於李靖的部份,可能有不少虛構成份,但紅拂夜奔這事,坊間那可都是一直津津樂道的。

所以這個故事絕對比古鏡記更能爆。

恰好也彌補古鏡記一次隻邊載幾百字的不足,虯髯客傳也分期連載,這到時大家看了開頭,誰還能不等著看後續?

反正駙馬豆盧懷讓在驚歎了一番邊塞詩三新作後,看了古鏡記後覺得挺有意思,可當他看了虯髯客傳開頭後,已經有點抓耳撓腮了。

“下麵呢?”

“下麵沒了。”

“怎麼就沒了,這看的正過癮的時候啊,怎麼就沒了?”

豆盧駙馬很急,“二郎啊,趕緊把後麵的給阿兄看,”

他還以為這京報也是書,隻是分冊的書,急著想看後麵的。

“豆盧兄,這京報每旬一刊,十日才發一份新報,下一份得等十天後了,”

“什麼,看個故事,還得等十天才能看到後續。”

“這是連載,十天後書接上回,但整個故事連載完,估計也得十來刊,大約就是三四個月就連載完了。”

“豈有此理,”豆盧懷讓急的啊,“能不能現在就把這後麵的故事告訴我?”

“這是連載,寫這故事的叫青蓮居士。”

“青蓮居士在哪,我現在就去找他。”

“青蓮居士是給京報投的稿,大概可能是住在長安的某個士子甚至是官吏,但是誰我們也不知道。”

李靖是他師父,他可不敢暴露自己就是青蓮居士的身份,要不弟子這般編排師父師娘,豈不讓人扣個欺師滅祖的帽子。

其實真正的虯髯客傳是唐末人所寫,總共才兩千來字,太過簡陋,武懷玉可是經過了深度二創的,按網文模式來寫,這風塵三俠之間的愛恨糾葛,加上家國天下,明明才兩千字的原創,他給加工成了十萬字。

早就想好了要以連載模式,為京報吸引人力,一期連載個千字,連載個百期,若是有必要,到時還可以發行合訂本,單行本啥的。

其實這些傳奇故事最吸引時人的還是其腦洞,基本上沒太多細節,但相比起乾巴的經史子集,還是有市場的。

豆盧懷讓聽的直拍腿,他當即決定給京報的主辦方東宮司經局、崇文館去信,強烈表達他這個讀者的不滿,甚至要作者青蓮居士的名字和地址,線下真實,隻要能夠拿到書稿,搶先閱讀,就算花筆錢買斷也行。

看他那樣,武懷玉嗬嗬一笑,太猴急了,他要放後世,看一本喜歡的書連載十年八年不完結,還不得原地爆炸。

讀書得有耐心!

想當年他追更紫川,那可是季更,十幾年都挺過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