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說所謂的君權神授,可誰見過神是什麼模樣?”
“他說那不過是統治者為了統治天下給愚昧的百姓灌輸的一種無法抗拒的思想罷了。”
“他認為一國之君,當以能者居之!”
“和為能?”
“便是遠小人、近賢臣,有大度,以百姓之安康為己任,勤政、節儉、愛民,從諫如流等等。”
“他也說到了其他,比如對這千年曆史的反省。”
“就算當年如此強大的大離帝國也分崩離析,這千年裡,各國也改朝換代數次,這究竟是為什麼?”
所有人都看著盧小雨,除了李辰安和秋塵,其餘都算是江湖中人。
對於這等事,他們不會去考慮,但不妨礙他們對這事的好奇。
秋塵是博學大儒,他在白鹿書院的這二十來年,也在思考著這一問題。
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也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腐敗,當然是一個朝代覆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這是表象!
每一任皇帝以及那些大臣,都知道腐敗是滅國之根本,可最終,每一個朝代都走向了腐敗。
他們是知道的。
卻偏偏沒有人去阻止,或者說無力阻止!
比如寧國百年前的那位商丞相。
他成為丞相之後,在寧國京都玉京城開了個棺材鋪子,備下了上百口的棺材。
他確實殺了許多的貪官,將那些貪官裝在了棺材裡。
他也確實在那個時候力挽狂瀾挽救了寧國滅國之運。
可結果呢?
結果是他死之後,朝廷更加腐敗!
那些曾經被他所打壓過的勢力反彈的更加厲害!
就連他自己的子嗣,在江南道的商氏,也勾結了朝廷的官吏,成為寧國豪族,早已將清廉家風忘到了九霄雲外。
所以,導致這腐敗的根本在何處?
在於人心!
人心這個東西是個無底洞。
手裡有了饅頭,便會想著能再有一碗粥就好了。
有了粥,又會想著能有菜。
有了菜,便會想著能夠睡的暖和一些。
於是會想要一處茅屋,想要一處小宅子,一處大宅院,想要升官,為的就是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