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安去柴房找了兩根一米多長,比大拇指粗一倍的斑竹,走到房門口虎著臉遞了一根給楊春燕,“拿著。”
天暖和起來了,山上蛇蟲多,帶一根竹竿上山敲打草叢驅趕蛇蟲用。
看著他彆扭的樣子,楊春燕心裡好笑,接過竹竿戴上草帽,背起背篼扛著鋤頭,朝院門口走去。
“春燕,”周母喊著追了出來,遞給楊春燕一個小紙包,“家裡還有一點雄黃,你們帶在身上。”
“謝謝媽!”楊春燕接過,“我們中午不回來吃飯了,不要留飯。”
“好。”周母看了周懷安一眼,“老幺,你不是三歲娃兒了,是二十好幾的大男人,該把家裡的擔子擔起來了。”
“曉得了,每天都念,你不煩我都煩了。”周懷安拉著楊春燕就走。
周母氣呼呼的揮手,“老娘看到你才煩。鬼肉都吃的三大碗,就看不得你那鬼樣子!討債鬼,老娘上輩子不曉得欠了你好多?”
楊春燕兩人出了門,周懷安扭頭看著她,“去哪?”
山裡哪些地方長黃精,哪些地方容易長重樓,三七和天麻喜歡長在哪裡,楊春燕是知道的,可惜前世運氣不好,就算找到也是零零星星幾顆。
運氣最好的一次,是她在後山翻過兩道山梁,在山梁上的半山腰找到二三十顆厚樸樹。
這時節正是采割厚樸的時候,她想去那看看是不是和前世一樣?
楊春燕說道:“咱們去後山看看。”
那邊離村子遠,好的草藥也更多,兩人第一次采藥,找到好草藥賣個好價錢,也能更好勾起周懷安的興趣。
“隨便你。”周懷安左拐朝屋後山腳走。
楊春燕前世一個人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背上背篼上山挖草藥。
采到一棵不容易找到的草藥,她也能高興半天。
那種感覺就像出門尋寶,因為自己也不曉得下一秒能找到什麼值錢的草藥?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背上背篼進山看看,心情好的時候也背上背篼進山看看……
隻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山運,前世的她就是山運特彆差的那個人。
妯娌幾個一同上山撿菌子,她經過的地方,彆人會采到鬆茸,雞樅菌……而她最多能撿幾朵牛肝……
兩人轉過去走了四五分鐘就到屋後,山腳離老房子有十幾米遠,屋後有一叢香蕉樹,樹上掛著的香蕉不是大家常見的那種。
是當地特有的品種,果型有點像帝王蕉,短短的皮薄薄的,吃起來糯甜糯甜的,本地人又叫它小米蕉。
房前屋後到處都是草藥,有葉下珠,金絲茅草、地錦草,開著淡淡的紫紅色小花的土參……
兩人到了山腳,楊春燕指著田坎邊開著紫色小花的半枝蓮,“懷安,這種草藥名叫半枝蓮,能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采回去背到縣城,大概能賣幾分錢一斤。”
周懷安看了一眼,“這是趕山鞭。你彆把野草當草藥,挖回去吃死人就麻煩了。”
“趕山鞭也叫半枝蓮。你放心,我跟我老漢一起采過不會記錯的。懷安,你記性好,好好記下來,以後就認得了。”
“趕山鞭哪個不認識,還用的著記麼!”周懷安說到這,忽然想起自己還在生氣,“我偏不記。”說著衝她翻了一個白眼,朝山上爬去。
幼稚!楊春燕搖搖頭,跟了上去。
周懷安走了幾步又擔心她跟不上,不時扭頭看看,“快點,小琳都比你走的快。”
楊春燕好氣又好笑,二十好幾的人了還這麼彆扭,就像沒長大的孩子。
山上這一片三十多畝全是周家的,分到手後,周父就帶著他們把地挖出來,種了不少油菜、黃豆;苞穀、高粱,還有芋頭、洋芋、紅苕,來不及挖出來的地方,就挖坑種了些花椒和果樹。
再往上,山坡上長了不少小灌木,放了幾天假,能吃的野果早就被孩子們采摘一空。
再過十來年,這一片山全被村裡人開出來種滿了果樹,就她家開出來的荒山最少……
向東這麵的山丘,還能看到在山上開荒的村民。
寧安一帶的山高卻不陡,山體緩緩綿延而上。
兩人穿過齊腰深的苞穀地,山道上隨處可見土參,地錦草,車前草,蒲公英等草藥。
爬上一道山梁,山上的植被也茂盛起來。
下坡沒走多遠,楊春燕就在山坡上發現了不少益母草,可能是這段時間的雨水不多的原因,長得不怎麼茂盛。
益母草長得和艾草有些相似,葉子沒有艾草大,有的開白色花朵,有的花瓣粉紅至淡紫紅色,據說開粉紅花的益母草藥效更好,有的地方又叫紅花艾。
益母草開花一節一節往上延伸,當地人都叫它艾蒿。
有的地方叫它九節草。它是一種食藥兩用的植物,也是藥房中經常用到的中草藥。
益母草:味辛苦、涼。有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等等功效,也是女性常用藥。
楊春燕目測這一片拔完恐怕有七八十斤,對周懷安說道:“懷安,這些都是益母草。”
周懷安見她找到的草藥都是些田邊路邊常見的雜草,一臉懷疑的看著她,“都是些野草,野草也能賣錢?”
他以為楊春燕來采摘的是書上寫的人參、靈芝一類的靈藥。
這些雜草能賣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