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625:吹牛(1 / 2)

當大鍋裡的飄散出來的香味越來越濃時,周懷安幾個也回來了,拖拉機開進院子,一股鮮香味撲鼻而來,他砸吧了一下嘴,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

“感覺能吃下一頭牛!”

周玉梅抱著孩子下了拖拉機,“我也聞到了,這香味能把舌頭鮮掉。”

“嗯!聞著就好吃!”羅海麗跳下來,把羅巧玲抱下了拖拉機,三人一起朝後院走去。

周懷榮兄弟幾個聞聲從後院走了過來,看到車鬥裡的麻袋,說道:“老幺,這些穀子還是扛進去倒穀倉裡啊?”

“全都倒裡麵,還得把麻袋謄出來給一丁還回去。”

周懷安說著去了西廂轉角屋,把穀倉板取下來,去年這時候裝的滿滿當當的穀子,這會兒已經見底,旁邊那口穀倉裡的苞穀和高粱倒是還有不少。

周懷榮扛著一袋穀子進來,“老幺,先把裡麵的陳穀子掃出來,彆壓在下麵了。”

“哦!”周懷安忙去拿了撮箕和蘿篼,把穀倉底的穀子掃在一起,撮出來倒蘿篼裡麵,看著沒多少,掃出來後卻也把一隻蘿篼給裝滿了。

周懷山扛著一袋穀子進來,看到穀倉旁角落裡的樹樁,“老幺,你啥時候弄了這麼多樹樁回來?”

周懷安扭頭看了一眼,“有兩個是一丁在山上幫我挖的沉香木樹樁,還有一個是香樟樹樁子,春燕說留著以後有用。”

周懷山:“都是些好木頭的樁子,這些東西留著以後應該有點用場。”

周懷軍扛著一袋進來,“我看林場裡那些幾人合抱的大樹,差不多都被砍光了,以後想找這麼大的樹樁都不好找,更不用說沉香木和香樟樹的樁子。”

周懷山:“老幺,我們做家具的木頭就用了香樟樹,做的時候木匠還說櫃子用這種木頭不長蟲子,用了一年,你嫂子說兩個櫃子都沒長蟲子。”

周懷安聽後點頭,“我家的也沒長。”

一麻袋穀子就是一百斤,三千斤穀子也就三十袋,兄弟四個來回幾趟就全部扛進去,倒進了穀倉。

周懷山看了看身上被苞穀葉剌下的細橫,“穀殼灰粘在身上癢死了,我先回去衝個澡再回來。”

安裝倉板的周懷安忙道:“三哥,你順便去喊一聲二春和一丁來吃飯。”

“曉得了!”周懷山兄弟三個都朝院門口走去。

楊春燕拿著一個煨熟了的苞穀從後院過來,“懷安,菌菇已經燉好了,你去喊一丁和二春他們來吃。”

“我跟三哥說了的!”周懷安拿過她手裡的苞穀啃了一口,“一共買了三千斤,吃到明年都還有剩,要是有人買苞穀、高粱,價錢給的合適就賣掉算了。”

楊春燕笑道:“還用得著去問啊,為東哥家釀酒就要買苞穀高粱,中秋回去的時候跟他說一聲,讓他來拉。”

“好!”周懷安接連啃了幾口苞穀,又把剩下的苞穀棒子還給了她,“今天收了多少貨?”

“隻有三千多斤!”

“正常的,往後走量隻會越來越少。”周懷安撓了一下手臂,“我去衝洗一下就吃飯。”

楊春燕點點頭,去了灶房,張秀香站在灶台前舀菌菇湯,旁邊還放著兩口瓷盆大小,黃燦燦的銅盆,“這兩口銅盆好。”

“娘家給的陪嫁,你說吃湯鍋我才想起,把它們找了出來。”張秀香說著想起一事,“我上次回娘家,在益門看到有賣銅火鍋的,等中秋回娘家我再去看看,合適的話就買一個回來。”

“幫我也買一個,天冷了吃火鍋用。”

“回去看到就給你買一個回來。”

楊春燕等她裝好一盆,拿了抹布墊著端起銅盆去了後院,桌上擺著涼拌豇豆,鹽煎四季豆、鹵鵝、油底肉炒木耳、加上一大盆菌菇湯把桌子擺放的滿滿當當。

周母抱著小九兒和周玉梅坐在那說話,趙慧芳在烤房外的灶前煎苞穀粑,晚上的苞穀粑裡麵加了老南瓜、雞蛋一起揉的,這樣煎出來的苞穀粑吃著軟和不糙口。

羅海麗在灶膛前蹲在灰堆前,用木筷刨著火灰裡麵煨的有些焦黑青海椒,“春燕,你拿起剁細了拌好,我來剝皮蛋。”

“好嘞!”楊春燕上前拍掉燒海椒表麵的灰,撕成細條放砧板上剁細,加醬油、醋、白糖、蒜末、花椒油和芝麻醃起來備用。

羅海麗端著瓷盆過來,“皮蛋拌好了。”

楊春燕點了點頭,“我把海椒舀盤子裡,你把皮蛋切開延邊擺一圈就行。”

“嗯!”羅海麗看了看起鬆花的皮蛋,“鎮上還有人專門幫人包皮蛋,隻管送蛋過去,一分錢三個的工錢,送蛋去包的人還挺多。”

“自家包不好的話,花點錢請人包,還省得把蛋弄壞了。”楊春燕把盤子端到桌上,“吃飯咯!”

“吃飯咯,吃飯咯!”聽到喊聲,一旁頑耍的幾個孩子歡呼著,一窩蜂去水池邊洗手去了。

周母扭頭看了一圈,“你老漢兒還有老大他們咋一個都沒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