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回來認個門都不願意?”
“唉,之前我都沒敢提這事,也就等到他準備離開,我才猶豫的提了一句。可他卻說了一大串的話,那就是跟你家那小子徹底劃清界限,更不想再有所接觸。”
“父子之間,為何鬨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老劉,有句話彆覺得我說的難聽,你家那小子確實有些不成器。就因他一紙訣彆信,讓這孩子喪母喪至親,甚至淪為一個孤兒,你覺得這是父親做的事嗎?
而且從他話裡,不難聽出他知道你想接到回劉家的用意。很可惜,你這想法注定不會成功。如果你真的敢強來,我敢肯定你會雞飛蛋打一場空。”
聽著老友的講述,劉興業愣了愣道:“我接他回來,就是想彌補他,有何用意?”
“老劉,咱們可是老朋友,有些話說太直白,那就沒意思了。他說了一句,都什麼年代,為何還有人抱著家族傳承這種事不放。你覺得,他是說莪還是說你呢?
這小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聰明也沉穩。如果他能回歸劉家,說不定你劉家真能出一位麒麟兒。可這小子,你注定把握不住,他的行事風格跟他確實很像。”
伴隨許忠義說出自己對牧山河的看法,劉興業也覺得很惱火。甚至恨不得,把那糟心的小兒子,喊到身邊抽出皮帶,狠狠的打上一頓。
問題是,即便他狠心收拾兒子一頓,真能挽回鐵了心跟他劃清界限的孫子嗎?
沉默片刻,許忠義隻能詢問道:“他住那裡?”
“怎麼?你想私下見他一麵?老劉,奉勸你一句,千萬彆這樣做。你若真這樣做了,往後想在國內見他一麵恐怕都難。再者,把他勸回來,你又想怎麼做?
跟你三個兒子一樣,用你剩下的人脈給他鋪路,讓他從政或者從軍,你覺得這樣做,他真的需要或者說想要嗎?你要真這樣,他或許會跟你真的老死不相往來。”
清楚劉興業非常不甘心,尤其隨著年齡增長,三個寄於厚望的兒子,一個比一個不成器。剩下唯一的兩個孫子,一個成了殘廢不說,脾氣更是喜怒無常。
還有一個,原本應該能繼承他的衣缽或者說政治人脈,但偏偏想跟他劃清界限。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希望,結果發現希望變成奢望,劉興業確實滿心苦澀。
可事情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兒子固然有錯,但做為父親跟爺爺的他,又真的沒錯嗎?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偏執或者說偏見,最終造成今天這樣的場麵。如果當初沒有他首肯,兒子敢另結新歡,甚至拋棄鄉下的妻兒嗎?
而他之所以首肯兒子這樣做,不也是覺得兒子鄉下娶的女人,對兒子仕途不會有任何幫助。反觀他認可的那門姻親,不光給兒子助力,劉家也能受益。
現在一切淪為泡影,才想起這個遺落在外的孫子,這把牧山河置於何地?說來說去,不認這個孫子是為了家族,想認回這個孫子,同樣也是為了家族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