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仁義老兵阿坤(2 / 2)

可要想投資商,掏出真金白銀進行投資,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彆的且不說,單單他們的道路交通狀況,恐怕就會令很多外地商人望而怯步。

現在牧山河一行,打算在迪州或者說下麵的縣城,創辦山菌烘乾廠。那怕投資規模不大,可這項投資能落地,也能給當地老百姓,提供更多賺錢的機會。

相應的,就業崗位還有稅收,想必也會跟著一起來。相比牧山河這位所謂的外商,前來禮迎的當地領導更清楚,另外兩名年青人的身份都大有來頭啊!

應當地領導邀請,牧山河一行也在迪州首府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啟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那裡才是牧山河此行,需要親自考察探訪的目的地。

同樣前來迎接的幾位退伍老兵,都是迪州境內的本地人,但籍貫在中甸的僅有兩位。這些人,曾經都是趙誌誠他們的戰友,家境自然也是相當的貧寒。

事實上,如今彩雲很多地方,百姓的生活狀況,都處於貧困線以下。而彩雲也是出了名的山多地少,百姓想富裕起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關鍵的是,這裡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跟融化的地方。如果山菌加工廠真的能辦成,那對這些依山而居的百姓而言,無疑多了一個賺錢的路子。

每年靠采挖山裡的鬆茸,想來也能賺上一筆錢,以供改善他們的生活現狀。抵達中甸時,一行人又受到熱烈歡迎。但牧山河還是婉拒宴請,而是打算去其中一位老兵家做客。

阿坤,一個出身少數民族,卻也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得知牧山河願意去他家,或者說他家所在的寨子做客,阿坤自然也是非常的高興。

雖然去年靠著幫忙守倉庫,阿坤也賺到人生第一筆巨款。可回到老家後,阿坤除了給家裡修一幢房子,卻把剩餘的錢,用於建造一所小學。

做為寨子當過兵,而且知曉讀書好處的人,阿坤非常清楚,錢雖然是好東西,可他更希望自家寨子,跟附近寨子裡的小孩,將來會有人比他更有出息。

前往寨子的路上,聽聞這個消息的牧山河,也很好奇道:“你們寨子之前沒學校嗎?”

“有!但那所學校,距離我們寨子跟附近幾個寨子很遠。娃娃們上學,必須起早摸黑,非常辛苦不說,碰上刮風下雨的天氣,還非常的危險。

現在修了新的學校,附近寨子的孩子,都可以就近上學,方便了不少還更安全。等他們在寨子讀完小學,就能去鄉裡讀中學,那樣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聽著阿坤的講述,牧山河很是認可的點頭道:“阿坤,你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錢確實是好東西,可用它助學修路,無疑也是一件大功德。

你能致富不忘鄉鄰,確實非常的了不起。如果加工廠真能辦起來,到時肯定需要你們幾個幫忙管理。我也希望,你們能帶領更多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謝謝吳總,我們一定努力!”

在彆人看來,阿坤明明可以分配工作,最後卻選擇回寨子照顧家人,多少顯得有些傻。可唯有阿坤知道,他是家裡的頂梁柱,退伍後他必須撐起這個家。

而去年賺到錢,卻拿出一筆錢修建學校,有人覺得他傻。可更多人都覺得,阿坤是個講仁義有遠見的漢子。但在阿坤看來,將多餘的錢用來修學校,他會睡的更踏實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