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遠到而來的領導一行,跟牧山河熟悉的林場領導則留了下來。現在承包合同已經審批下來,剩下也就是劃定分界線,自然要跟牧山河好好確認一下。
而提交承包協議前,牧山河便挑選好了林區。好在農場附近,本身就沒多少人家,而砍伐過的再生林數量卻不少。每年也有附近百姓,進林區采集野菜跟砍柴。
等劃定分界線,那之前來附近砍柴的村民,怕是要另外選擇林子。甚至於,牧山河也會設立提醒牌,告訴附近百姓,不要輕易踏足他的承包林。
得知馬蹄嶺又承包上萬畝再生林,農場員工自然非常高興。可對小鎮百姓而言,他們卻覺得極其震驚。因為他們知道,承包林地一年也要不少錢。
而七十年的承包期限,意味著一次承包,就要支付七十年的費用。那怕十塊一畝每年,七十年下來一畝林地就是七百塊,而一萬畝就是七百萬。
算出這個天文數字的百姓,也徹底傻眼。在他們看來,誰賺了十萬錢都非常了不起。誰敢想,人家馬蹄嶺農場,光承包山林地,就花費幾百萬之巨呢?
外麵的紛擾,並未影響到牧山河。隨著承包林地界線劃定,牧山河也特意花錢購買鐵絲網,將承包林給包圍起來。對外便說,將來叢林在放養梅花鹿跟香獐子。
布置鐵絲網的主要原因,也是避免梅花鹿跟香獐子從承包林逃走。看到鐵絲網,加上懸掛的告示牌,想必再傻的附近百姓也知道,鐵絲網裡麵是被人承包的林地。
如果還要擅自闖入的話,那被農場的員工抓到,自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除了布設鐵絲網,牧山河還聘請當地百姓,對承包的再生林進行修整。
類似一些多餘的再生樹,都需要提前砍伐掉,避免爭搶其它再生樹的養分。如此一來,後期承包林生長趨勢也會更好。相應的,巡視起山林也會更方便。
而之前返回市裡的何義誠,立刻派遣專人針對渾河的園參種植進行統計。看到統計的結果,何義誠驚出一身冷汗道:“什麼?咱們市的園參種植麵積這麼大?”
“是的,柿長。這還是咱們市的,還不包括鄰市跟鄰省的種植麵積。現在很多人都覺得種植園參能賺錢,以至每年都有很多人購買參地,拖家帶口全家種園參呢!”
“那我讓你查的,企事業單位種參的多不多?”
麵對詢問,調查人員苦笑道:“同樣不少!有些學校,甚至讓老師集資去承包參地,而後請人幫忙打理園參。這些人都覺得,等園參種出來就能賺錢呢!”
“瞎胡鬨!那去年我們全市的園參銷售數據查出來了嗎?”
“大概查出來了!從目前調查的結果看,刨除國營藥廠收購的園參,還有其它商販收購的園參,總體形勢還算樂觀。但今年的產量,恐怕會比去年增加一倍不至。”
“那明年的產量,恐怕會更高,對吧?”
“是的!照目前形勢持續發展下去,越往後恐怕園參產量隻會逐年提升。相比園參產量增長的速度,現在園參銷量的數據,卻顯得有些緩慢甚至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