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一小壇十斤裝的藥酒,打花走死纏爛打不肯離開的許思文,回到農場的牧山河,也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鹹魚生活。可實際上,回歸農場他的生活作息一如往常。
換做其它跟他同齡的後世年青人,或許在實現財務自由後,會體驗一下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是啥滋味。可這種生活,前世牧山河已經體驗過一次。
這一世的他,非常清楚他真正賴以生存的本錢是什麼。即便在邊城,跟其同住一屋的李易,也感慨過牧山河的自律。每天天剛蒙蒙亮,總能看到在院中鍛煉的牧山河。
回到農場,牧山河依舊如此。不同的是,回到農場的牧山河,終於有時間找出自製魚竿,沒事就坐在院門口掏出的冰窟窿裡甩兩竿。不管收獲如何,坐著都覺得愜意。
個中滋味,或許唯有真正的釣魚佬才能體會跟明白吧!
直到年關將至,牧山河也知道該活動一下了。帶著趙誌誠等人,開著車又開啟新一輪的送年禮之旅。東西雖然都是老樣子,可那些關係戶都顯得很高興。
尤其那些收到年禮的領導,隻要在單位的,都會拉著牧山河聊上一番。縣鎮兩級領導,也會趁著這難得的機會,跟牧山河探討一下農場種植的事。
而其中,溫室大棚被提及的次數自然最多!
知曉原因的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領導,明年農場的溫室大棚,會從今年五個的基礎上,增加到三十個。如果再多,可能影響到其它種植計劃。”
“三十個,那產量會比今年多幾倍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可以。不過,之前我跟趙鎮長見麵時,也提過可以跟一些農戶,簽定相應種植協議。農場花錢租賃他們的閒置土地,幫助他們蓋溫室大棚。
後續也會請他們幫忙照顧大棚,而農場這邊也會派出技術員給予指導。若農戶感興趣,後續我們建的大棚,會以租金或折價方式,出售給這些合作的農戶。
想讓溫室大棚形成規模,首先要讓農戶知道,乾這個有利可圖。光咱們說,他們未必肯信。唯有讓他們親自參與進來,知道種這個真能賺錢,他們自然就會加入。”
“這就是你說的以點帶麵?”
“是的!不管怎麼說,我都是在仙橋鎮長大的。雖然如今仙橋靠著林區還有種參,老百姓收入還過的去。但未來園參種植,恐怕會大大受挫。
失去種參這樣的收入,那麼很多農戶也要想其它辦法,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如果未來整個仙橋鎮,五成以上的農戶,都加入到溫室大棚種植,那產量就極其可觀。
不說滿足全省城市居民的綠蔬需求,至少能夠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冬季吃到爽口青翠的蔬菜。等銷售渠道建立好,後續再擴大種植規模,會更穩妥一些。”
清楚這些領導看到有益百姓之事,往往都需要大乾快乾。可在牧山河看來,關於溫室大棚種植,其實也不能操之過急。材料緊缺是一點,還有就是建大棚的費用。
對很多普通農戶而言,讓他們下這麼多本錢蓋大棚,肯定心存顧慮跟擔心。而後期推廣時,牧山河也會以農場名義,幫農戶們承建大棚,待賣菜後再扣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