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北方民眾很早就學會冬儲蔬菜,可冬天能夠長時間儲存的蔬菜,品種也顯得相對稀少。跟夏秋兩季能吃到的蔬菜相比,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品種真心太少。
當馬蹄嶺農場告知,今年大棚種植的頭茬蔬菜可以上市,去年很多沒買到菜蔬的單位,也紛紛給農場下訂單。負責張羅訂單的劉盛文,反倒成了被巴結的對象。
除了少數幾位領導,知曉劉盛文的真正身份,很多單位的采購負責人,都把他當成農場派來的銷售負責人。好在這些采購負責人也不傻,知道馬蹄嶺農場不簡單。
乘座客運列車,比貨運列車提前抵達省城的劉盛文,為運輸這些到站的蔬菜。有卡車的話,後續他們運貨到訂購菜蔬的單位,也會變得更省心省力一些。
看到手下這些清一色的退伍兵,也是農場的正式工,劉盛文也很直接的道:“今天大家夥都辛苦一下,等火車到站後,第一時間把咱們的菜送到訂購的單位去。
記住,送完菜一定要讓對方的負責人簽收,而後你們把收貨單拿回來就行。剩下那些多出來的菜,明天一早咱們再去農貿市場賣,價格的話到時我會告訴大家。”
“好的,劉經理!”
儘管劉盛文也覺得,他不是什麼手腕能力厲害的人。可當了這麼多年領導,管理這樣一群服從意識極高的手下,他還是覺得沒什麼問題。
等到運送菜蔬的客運火車到站,劉盛文也吩咐員工們,安裝泡沫箱上貼的標簽單獨裝車。這些標簽,都是在農場就貼好的,目的就是節約時間避免搞錯。
標簽上注明泡沫箱裡是什麼菜蔬,甚至斤兩都有標注。考慮到運輸途中,可能會出現損壞。每個訂單,劉盛文都按牧山河的交待,額外多準備一箱貨。
如果其它箱子的菜蔬沒問題,那這箱贈品就免費贈送。如果其它箱子有損耗,還有一箱備用的菜蔬。如此一來,不用再臨時調貨補充,避免讓客戶心生不滿。
總而言之,剛開始覺得管這事很容易的劉盛文,通過跟牧山河的交談,他也終於明白,這個侄子為何做生意這般厲害,敢情他做生意總能考慮到方方麵麵。
至於說多贈送一箱菜,多少顯得有些虧本。可實際上,出售給這些單位的菜蔬,價格自然都不便宜。但比後續零售的價格,則還是要便宜些。
固定采購商跟零售商相比,那批發采購的肯定有價格優勢嘛!
提前接到電話的各單位采購負責人,看到準時抵達單位的菜蔬,全部都包裝的整整齊齊。打開泡沫箱,裡麵的菜蔬依然乾淨青翠。很多菜,隻需要簡單清洗。
甚至仔細檢查後,他們發現這些送來的蔬菜,很難看到有什麼品相不好跟臟東西在上麵。感覺有些驚訝的他們,也隨即詢問起原因。
負責送菜的送貨員也會笑著解釋道:“領導,這些菜都是昨天一早從大棚裡采摘下來,而後裝箱保溫運回農場進行第二次分撿包裝,品相不好的菜葉都扒掉了。
有些沾土的位置,我們也請人將其切掉。這樣做,也是確保送到你們手裡的菜,能夠保持新鮮還有乾淨。隻是這些泡沫箱,等下我們也要帶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