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年前,牧山河會借著送年禮的機會,走訪那些需要打交道,或者打過交道的人。那麼年後的農場,則會迎來一批人的回訪,不是拜年卻跟拜年沒啥區彆。
人情世故這種東西,即便是孤寡老人,尚且還有鄰居偶爾探望,何況現如今的牧山河呢?對這些來訪者,牧山河同樣以禮相待,卻知道這便是所謂的禮尚往來。
隻是對接到任務的孫軒等人而言,還沒怎麼享受假期,就要趕往倭國出差,他們也沒嫌棄。為方便往來世界各地,他們都陸續申請並獲得香城的居住身份。
可在國內,他們的戶口同樣沒有遷走。聽上去,似乎有些不符合規矩,可類似這樣的事,如今又何至他們呢?未來擁有雙國籍戶口的有錢人,同樣絲毫不鮮見。
等到元宵過後,牧山河也開啟年前的走訪之旅。首先是去年承諾的修路事宜,實地走訪鎮裡規劃的線路,牧山河很快在小鎮地圖上劃了一個十字架。
而後道:“趙鎮,今年咱們先修這幾條路,往後你們下鄉啥的,應該也更方便。”
“山河,這樣修的話,恐怕花費不小呢!”
“沒事!既然是為家鄉修路,多花點錢也沒啥。隻是我希望,鎮裡能動員沿線的村民,派一些青壯幫忙修路。這樣的話,往後大家走在路上,也會覺得更踏實些。
雖然我讓木老爺子請了一些工匠,但鎮裡能請到的工匠畢竟有限,如果一條一條的修,多少顯得有些慢。我的意思是,各村能出一些勞動力,這個沒問題吧?”
“沒問題!誰要覺得有問題,那往後鎮裡修路,直接繞開他們屯子吧!”
對趙天銘而言,他很清楚修通這個以小鎮為中心的公路,往後鎮子交通也會變得更便捷。對沿線各屯的村民而言,出行自然也會變得更方便。
既然是給自己屯子修路,那各屯出點勞動力,又有什麼問題呢?
雖然有更省事的路線,可牧山河還是堅持在老路上加固地基再鋪設水泥。因為改變老路的路線,必然會涉及毀壞一些百姓的田地或山林。
不給任何補償,那肯定損害這些百姓的利益,最後鬨的百姓反倒不高興。現在直接加固或加寬老路,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多費點水泥石料,無非多掏點錢的事。
聽完牧山河的顧慮,趙天銘跟提建議的乾部也不再吭聲。因為他們清楚,一旦百姓知道修路毀田或山林地可以得到補償,那勢必會有一些人,打這些補償款的主意。
到時這筆錢,難道又讓牧山河出,他們好意思開這個口嗎?
敲定給小鎮修水泥路的事,牧山河又啟程前往縣裡,在王文田的親自帶領下,沒打任何招呼便出現在縣裡唯一的高中。事實上,對於這所高中牧山河也有一些印象。
可跟記憶中的縣高中相比,如今這所學校無疑顯得更破舊不堪。對學校領導而言,得知王文田親自過來,其實也嚇一跳,可還是熱情趕來迎接。
看到已經開學的教室,坐滿各鄉鎮過來就讀的學生,牧山河也很驚訝的道:“李校長,目前縣裡有多少高中生?我看每個教室,都坐了五六十號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