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全國各地的集市還有商店,自然都變得越發生意興隆。跟八十年代的情況相比,九十年代初期的國內,很多地方的商販數量,已然多出了數倍不至。
跟之前改開初期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個體戶,開始憑借自身能力,兜售著各種在他們看來能賺錢的商品。很多普通人通過經商,也慢慢變得富裕起來。
相應的,普通人的經濟收入,也比八十年代高出不少。有錢的情況下,自然都想改善一下自身的生活水平。修建新房或者購買商品,消費能力自然也大大提升。
儘管仙橋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可不少跑來這裡兜售商品的商販,都覺得這個鎮上的百姓好有錢。隻要是新奇的商品,在這裡往往都不怕賣不掉。
巡察完承包林的牧山河,也跟其它普通的鎮民一樣,饒有興趣在新街集市或老街集市逛著。無論新街還是老街的集市,此刻都是人潮如織,叫賣聲此起彼伏。
跟在牧山河身邊的孫軒,也頗顯感慨的道:“牧少,跟我們之前剛來的時候比,如今小鎮的商業氛圍真的熱鬨許多了。售賣商品的種類,也多出不少啊!”
“很正常!從商之人的增多,出售商品的種類自然也會增多。從之前那些攤販的口音裡不難聽出,他們當中甚至有一些南方籍的商販。
不遠千裡帶著南方的商品來這裡兜售,他們圖的不就是春節期間能多賣一點貨。敢於這樣闖蕩的商販,隻要不出什麼意外,未來他們都會有所成就的。”
“是啊!相比北方的商業氛圍,如今南方經商做買賣的人,真的很多啊!”
“確實!北方做為早前的工業基地所在,生活在這裡的人,更願意進工廠當職工。對他們而言,走南闖北經商風險太過巨大。但這種思維,將來會慢慢改變吧!”
想到前世很多東北人,為了闖出一條致富路,都紛紛南下甚至一去不歸,從而導致北方的人才流失速度,遠遠超過其它省份。
而這一世,牧山河覺得他有必要進行一些改變。事實上,如今集團招募的一些中層管理人員,都是從本地提拔起來的年青人,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
但商業之道,更多還在於天賦跟能力。眼下牧山河要做的,就是通過這些方式,讓更多的本地年青人知道,隻要他們敢闖敢拚,北方依然大有可為啊!
雖然是打著買年貨的名義逛街,可孫軒等人都清楚,眼前這位年青的老板,真正買的東西並不多。更多時候,他隻會在街上買些心儀的小吃嘗嘗鮮。
真要說他逛街,或許還是湊一湊熱鬨。而這樣的熱鬨氛圍,一年之中也唯有過年這段時間才會出現。至於孫軒他們,買年貨這種事都交給家裡人負責。
自從他們把家搬遷到農場這裡,他們也覺得待在仙橋這樣的小鎮上,確實比待在省城更自在些。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追隨的這位老板,方方麵麵都給他們考慮到了。
從老人的就醫到孩子的求學,包括他們自身的工作等等各方麵,都有了妥善的安排。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份工作,他們就算住在省城,那生活又會過成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