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兩年溫室大棚種植,已經從仙橋鎮延伸到全市,甚至在北江境內其它的縣市鄉鎮都能看到。但真正形成集群產業種植的,依然唯有整個渾河市。
做為新任渾河政務官的林嘉成,這段時間也開啟視察之旅,走訪不少新建的大棚種植基地。跟那些種植戶坐談,聽取他們的意見跟建議。
除了親臨種植第一線,林嘉成也沒忘記,聽取牧山河的建議,清晨到批發市場,實地了解蔬菜批發流程跟價格。然後又去菜市場,跟攤販還有市民對話。
等他抵達馬蹄嶺農場,看到仙橋鎮的蔬菜批發市場,等著運輸的車輛如此之多時,也不禁感歎道:“看了這麼多批發市場,你們這裡的車最多。”
“很正常!跟其它地方相比,我們鎮的大棚種植更專業正規。除了有專門種植速生綠葉菜的農戶,還有種植其它蔬菜的農戶,確保每天都有大量蔬菜上市。
這種情況下,那些打算將菜販往其它城市售賣的客戶,自然願意待在這裡收購。對這些收購商而言,隻要路上不出意外,收購的越多,賺的自然也就越多。”
“是啊!早前來的路上,就聽縣裡的工作人員介紹,你們仙橋鎮現在的繁榮程度堪比縣城。聽說你們跟鎮裡合作的商業住宅小區,已經全部售出?”
“是的!為吸引更多的人才進駐,我們才打算興建這樣的商業小區。小鎮要想發展,除了深挖自身潛力,吸引外來人才進駐,也顯得非常重要。
至少我經常跟鎮裡考到外地的大學生說,希望他們畢業後,能選擇回鄉創業或工作。而且我相信,隻要他們有才能,在家鄉一樣能成功跟致富。”
現階段的大學生,雖然沒八十年代那般吃香。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畢業都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工作好壞收入高低,有時也要碰運氣才行。
彆的且不說,至少鎮裡的種植戶都知道,長駐馬蹄嶺農場的那些學生娃,都是清一色農業大學的學生。甚至聽人說,裡麵還有比大學生學曆更高的研究生。
既然彆的大學生,都能在農場或小鎮工作,那他們的子女為何不行呢?如果能進農場工作,成為農場的正式工,想必這些大學生的家長應該都願意。
而小鎮這幾年考出去的大學生,幾乎無一例外都受過農場的資助或捐贈。若是他們願意回來且專業對口,牧山河自然不介意,把他們招進農場。
在視察農場的大棚種植園,看到裡麵種植的都是清一色的果蔬,林嘉成也很感慨的道:“真沒想到,伱們農場有這麼大的草莓種植園。”
“其實不光農場有種草莓的,鎮裡還有一個村的種植戶,如今種的都是草莓。雖然草莓的產量不高,但它的單價高。管理得當,效益不比種其它蔬菜差。”
等到視察結束,林嘉成也跟牧山河單獨聊了很長一段時間。靠著早前何義誠留下的底子,如今渾河的經濟增幅,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相當優秀。
做為新上任的政務官,林嘉成如今在市裡的威望也很高。彆的且不說,至少在親民這方麵,他算是有口皆碑。而牧山河也告訴他,工業方麵的事不必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