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七章 落葉歸根的道理(1 / 2)

眼看一年時間,仿佛又要過去。可今年對很多人而言,既有幸運也有苦難。相比往年,如今從事邊貿生意的倒爺,似乎要比往年少了許多。

不是說邊貿生意不好做,而是現如今的邊貿生意,變得比往年都要更正規。即便大毛依然欠缺各類生活物資,可國內形勢漸漸穩定下來,已然是不爭的事實。

以往那種瘋狂的兌換式交易,如今也漸漸被控製下來。但唯有真正的核心人員知曉,類似這樣的瘋狂物資兌換,其實並未停止,隻是更加隱密正規化。

憑借這幾年建立的渠道,牧山河跟許思文合夥經營的邊貿公司,如今也轉讓一些股份以換取國字號的招牌。有了正規的招牌,行事自然變得更容易許多。

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牧山河有讓利,不想再靠這種物資兌換交易,瘋狂的給自己賺錢。畢竟,他創建的其它企業,每年給他創造的利潤已然不菲。

接到李易打來的電話,告知那三位合夥人,依然在期盼他的回歸或者說見麵,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等界河封凍之後再說吧!”

通過這三位合夥人,如今國內湧入大毛的各類生活物資,有近八成都是牧山河的外貿公司供給的。有鐵路運輸的,有陸路運輸的,自然也有海路運輸的。

憑借之前建立的渠道,今年牧山河又開拓了其它的亞洲市場,從其它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兌換大量的生活物資,再將這些物資,高價售賣給大毛或二毛。

而大毛跟二毛,借用牧山河的渠道,消化他們過剩的工業材料跟資源。看似隻是充當一個二道販子,但其中利潤有多高,唯有經手人心裡清楚。

最關鍵的是,即便如今大毛很多重要的資源,都被一些掌權者或者說寡頭給壟斷控製。可麵對牧山河的外貿公司,他們依然不敢輕易得罪。

因為相比其它的采購商,牧山河給予他們的價格最公道,也能提供他們急需的各種物資。憑借這種講信譽的交易模式,跟他合作的那些人,同樣賺的盆滿缽滿。

尤其當那些權貴得知,牧山河在亞洲一些國家,出售的那些貴賓特產時,他們都非常的心動。雖然有權貴發出邀請,希望牧山河把特產專賣店開過去。

可從始至終,牧山河都沒有答應。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要把專賣店開過去,反倒失去了主動。但麵對一些重要的合作商,他還是會額外給予一些獎勵。

所謂的獎勵,也變相成為一種饋贈。隻不過,要想拿到這種饋贈,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越是如此,那些合作商越希望得到,給予的讓步自然也就越多。

麵對這種形勢,雖然那些西方勢力很不滿。可對於這種正常的商業交易,他們同樣不好乾涉。事實上,這樣價廉物美的物資,他們根本提供不了啊!

儘管眼下的內地跟大毛,關係沒有到後世那般變成鐵杆盟友一般。可因為牧山河的存在,兩國之間的往來,似乎也比前一世多出不少,相應合作會晤也在增多。

距離北極熊崩塌越來越久,大毛跟二毛一些意識清醒的人,也逐漸看清那些西方資本的醜惡嘴臉。誰是值得打交道的朋友,誰是貪婪自私的惡人,他們心知肚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