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華誼兄弟(2 / 2)

1998年,馮褲子的電影《沒完沒了》總投資600萬元,投資方除了紫禁城影業外,還需要吸引一些社會資本。

此次投資讓王中軍和馮褲子一見如故。

此後馮褲子的所有電影幾乎都是華誼兄弟出資拍攝——憑借《大腕》《手機》等十多部影片的成功,馮褲子成為圈內炙手可熱的一線導演,華誼兄弟也從一家廣告公司一躍成為華夏影視行業的龍頭企業。

不過這個時候的華誼兄弟還沒有發展到後來的規模,雖然在華夏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影視行業此時還並沒有迎來後來的黃金發展期,因此他們公司的規模並不大。

在得知Rich23資本要投資自己的公司的時候,王氏兄弟最初還有些不明白情況,不過在通過朋友打聽過這家投資公司之後,他們就立刻熱情了起來……

因為雖然Rich23的確在投資圈之外名聲不顯,但對華夏的互聯網投資有所了解的,就知道,這家投資公司可是接連參與了企鵝、阿裡和百度的融資,特彆是針對阿裡公司,在他們的上一輪融資之中,Rich23資本可是足足投資了1.5億美元,持有阿裡公司和淘寶公司的不少股份。

這些被Rich23資本所投資的公司,可都是此時華夏互聯網行業的知名公司,企鵝公司已經於去年在HK上市,而百度公司,也馬上就要赴美上市了。

最重要的是,有傳言說Rich23同那位此時在華夏知名度頗高的,去年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六名的英倫公爵巴倫·卡文迪許關係密切,畢竟在阿裡公司的投資中,Rich23資本同DS資本的關係,也會讓人有所推測……

在經過了一番接觸和談判之後,最終Rich23資本將出資200萬美元(約合1500萬華幣),獲得華誼兄弟公司的15%股份。

在此之前,華誼兄弟公司有兩方股東,分彆是王氏兄弟以及太合控股。

這就要從華誼兄弟公司進軍影視行業之後說起了……

由於電影屬於高投資、高回報行業,前期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杠杆投入。

但當時由於華夏國內政策、經濟環境的製約,華誼兄弟基本沒有機會獲得銀行貸款或風險投資。

而單純靠自身的積累已經無法滿足王氏兄弟的胃口。

於是王中軍利用自己和一些企業家熟絡的關係,開始引入資本方。

2000年6月,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成立——當時太合控股的業務以地產和金融業為主,有充足的資金,並且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點。

於是,在2000年3月,華誼兄弟和太合各出資2500萬元,組成了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王氏兄弟持有50%的股權。

2001年,王氏兄弟從太合控股回購了5%的股份,以55%的比例擁有絕對控股權,之後華誼兄弟太合更名為華誼兄弟。

正是太合投入的2500萬元,使華誼兄弟在製片領域迅速完成了初始擴張。

通過這筆投資,華誼兄弟至2004年年底,投資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並與馮褲子一起開辟了華夏“賀歲片”模式。

一係列的“賀歲片”給華誼兄弟帶來了不菲的利潤收入和日益高漲的名聲。

就在去年的11月10日,華夏廣電總局和商務部公布了《電影企業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允許外資公司涉足中國內地的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等領域。

到了11月底,華夏廣電總局和商務部又共同發布了《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允許外資公司涉足中國內地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領域,前提是中方持股不得少於51%。

這兩項規定第一次提出社會資本可以成立電影製片公司和電影技術公司,也是第一次提出外資可以通過合資、合作成立電影製片、電影技術和廣播影視節目製作公司。

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擴大合作領域的方式,吸收借鑒國外資金、技術和經驗,大力推進華夏廣播影視產業的發展。

也是因此,Rich23資本能夠完成對華誼兄弟的投資,這一次投資,Rich23資本是一部分資金從太合控股手中購買股份;另一部分資金投資入股。

最終華誼兄弟公司的持股,變成了王氏兄弟持股50%,Rich23資本持股15%,太合控股持股35%。,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