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暫時觀望
在巴倫回到倫敦之後,回複給了高盛集團的CEO,對於收購優尼科公司的事情,他們認為目前對於這個規模的收購,聯合能源集團還沒有做好準備,需要暫時觀望,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
這倒不是巴倫真的就對聯合能源集團並購美利堅的優尼科公司不感興趣,畢竟假如能夠完成這一次收購,對於聯合能源集團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聯合能源集團加上優尼科公司,絕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組合。
隻不過在之前針對優尼科公司持股股東,以及其背後的資本所進行的調查結果,果然證實了巴倫的某些猜測……
在表麵上看,優尼科公司同包括領航集團、貝萊德集團這些資本,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事實上,優尼科公司的許多股東,背後都有領航集團的身影。
根據推測,領航集團以及其“盟友”,至少控製著20%以上的優尼科公司股份。
這樣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高盛集團在這一次事情之中如此積極了,恐怕他們除了是想要在幫助聯合能源集團收購優尼科公司的過程中,賺取包括服務費、融資利息在內的收益之外,還有就是領航集團也是不滿足於僅僅在聯合能源集團中目前5.8%的股份,而是想通過這一次聯合能源集團對優尼科公司的並購,換得更多的聯合能源集團股份。
畢竟,這種將近200億美元規模的並購,肯定不可能是完全使用現金來進行收購的,換股也是必然會存在的手段……
將手裡的優尼科公司股票,換成聯合能源集團的股票,這對於領航資本的誘惑更大!
因為稍具分析就能夠看出來,雪弗龍和優尼科二者合並,其互補性相對另外的中海油和聯合能源集團來說,會更少一些,二者合並,必然會有重疊的業務部門。
在這些之中做出選擇,就像是當你回到穀歌公司剛剛上市的時候,你拿出同樣的錢來選擇購買微軟或穀歌的股票,該怎麼選擇,恐怕大家都會清楚的。
畢竟相對於雪弗龍來說,聯合能源集團和中海油公司都有一個最大的劣勢,那就是他們都是屬於外資企業。
在收購優尼科公司的過程中,無論是聯合能源集團還是中海油,勢必會令美利堅當局對他們的收購,就是否會影響“國家安全”而進行審查。
因為首先,優尼科在美利堅本土的石油產量不到其全部產量的1/3,占美利堅總體的銷售額不到1/100。
既然是這樣的話,巴倫就不急於太快的讓聯合能源集團加入到這場收購之中了。
其次,美利堅有戰略資源儲備,但實行招標製,優尼科從來沒有參與過投標,而且優尼科沒有下遊煉油和化工業務,不給美利堅政府或者軍隊提供化學品、燃料和航空油。
另外,優尼科國際部分的油氣也不銷售給美利堅國內。
在原時空的時候,事實上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公司會威脅美利堅“國家安全”的提法是非常可笑的……
優尼科使用的石油工業技術也不能用到軍事上,優尼科同樣也沒有任何協議給美利堅政府和軍隊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