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在英倫汽車集團成立之後,他們再一次將Cosworth Teology和Cosworth Rag進行合並,成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考斯沃斯發動機公司,為他們以後的產品提供動力係統。
而且英倫汽車集團旗下的阿斯頓·馬丁也有重返F1賽場的計劃——阿斯頓·馬丁車隊上一次在F1賽場上出現,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了。
1959年,包攬了勒芒24小時全場冠軍與世界GT跑車錦標賽全年製造商總冠軍後,阿斯頓·馬丁車隊退出了方程式賽車賽場。
主要還是參加F1賽事,太費錢了,以阿斯頓·馬丁的實力,沒有財大氣粗的集團支持,是根本沒法在F1賽場上混的。
不過現在英倫汽車集團需要重建旗下品牌的形象和知名度,像是阿斯頓·馬丁這種主要做超跑的品牌,在F1這種頂級賽事中露臉,對於品牌形象還是非常重要的——你都沒有在F1裡麵獲得好名字,甚至都沒有出現,怎麼讓大家有購買你高性能跑車的信心呢?
還有就是,本身F1賽事就是掌握在巴倫手裡的,他所擁有的先鋒體育集團持有F1集團90%的股份——要知道,新車隊進入到F1比賽中,時機非常重要,最理想的狀態下,是趁著每5-6年一次的F1規則大改,特彆是動力單元規則進行較大改動的時候進入。
否則可能新車隊即使進了賽道,也隻有吃灰的份。
因為通常情況下,動力單元一年的使用經驗可以帶來第二年差不多40-60馬力的增加,這些馬力優勢足以抹平空氣動力學上一個層級的差距!
假如說是一個品牌,花了大把的錢到F1後每站比賽都被套圈,那麼他們的民用車還怎麼賣的出去?
現在阿斯頓·馬丁的機會就很不錯,既會有英倫汽車集團每年超過1億英鎊的研發投入預算,也會有F1賽事方麵,準備在明年進行的規則改動,因此到了2007年,阿斯頓·馬丁車隊,就將出現在F1的賽場上,為他們即將推出的新超跑車型和SUV車型進行宣傳。
除此以外,目前賓利所使用的,是來自於大眾集團的W12發動機,不過英倫汽車集團不可能說一直讓自己的頂級豪車品牌的發動機,掌握在彆人手中。
因此考斯沃斯公司除了將繼續完善他們的V8發動機之外,也將繼續推進自身的V12發動機的研發。
至於生產方麵,目前英倫汽車集團的整車生產,一共有六家工廠,其中有5家都在英倫,分彆是賓利的兩家工廠(克魯工廠以及德國沃爾夫斯堡工廠);阿斯頓·馬丁的一家工廠,位於英倫的沃裡克工廠;路虎擁有兩家工廠,分彆為索利哈爾工廠和哈利伍德工廠;而捷豹則擁有伯明翰一家工廠。
接下英倫汽車集團的計劃是在海外新建工廠,包括奧地利、波蘭和巴西都在候選之列,另外就是在華夏的合資工廠了。
而英倫本土的產能,會逐漸合並,並且主要保留賓利和阿斯頓·馬丁這兩個超豪華車品牌的生產,至於捷豹和路虎,將陸續將產能外移,這也是為了控製整車的生產成本。
在合資工廠方麵除了南汽原有的生產基地之外,南京英汽集團還同蘇省方麵簽訂了協議,會在昆山建設一個新的合資生產基地,未來將會用於捷豹、路虎品牌以及部分考斯沃斯發動機的生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