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的確賺錢,可以說目前巴倫的大部分盈利,都是來自於他所進行的金融投資——而美利堅方麵的資本,更是以金融業在全球進行收割。
或者廣泛來說,在巴倫的金融業務來說,也已經很難同其與華爾街的資本分開——渣打-美林集團算是英倫的公司,還是美利堅的公司呢?
對於這種金融資本來說,並沒有太具體的國家概念,為了賺錢,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但同樣的,巴倫也非常清醒,知道除了金融投資方麵之外,具體的製造業等實體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巴倫同領航、貝萊德這些資本集團依然處於蜜月期,也是因為在實體產業方麵,他同對方之間雖然不能說是沒有摩擦,但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相比於他們在金融方麵的合作,依然並不算一個數量級的,因此也在彼此能夠忍受的範疇之內。
就比如巴倫在其他方麵的產業,能夠穩定盈利的,也隻有能源、電力等基礎產業……
像是Woaw這些互聯網公司,雖然估值很高,但其盈利也都需要投入到研發和擴張之中;O2電信和Argos零售集團這些公司,也是這樣……
甚至英倫汽車集團還處於需要使用金融領域獲得的資金進行投入的階段……
因此目前在實體產業方麵,唯一同美利堅資本有利益競爭的,也就是阿爾斯通、榮耀電子這些公司。
這些利益的糾葛,依然還處於雙方能夠容忍的限度之內。
但隨著巴倫對實體產業的不斷收購和擴張,相信遲早會有一天,他同對方的利益衝突會超過容忍的限度,從而爆發對抗的……
甚至可能這個時間會更早的到來——因為不但是巴倫這邊,隨著華夏的產業升級,在利潤豐厚的高技術產業領域,會越發的擁擠。
另一方麵,在美利堅的內部,本身就有猶太集團和盎
撒集團這兩大利益團體。
在此之前,猶太集團在金融、傳媒領域占據主要份額,而盎撒集團則把持政治和軍事、能源領域……
因此在金融領域,盎撒集團需要同猶太集團進行合作,以獲取行當的利益。
但在巴倫出現之後,以他正統的盎撒出身的身份,進入華爾街金融行業之後,給了美利堅的盎撒集團另外的一種合作的選擇——就比如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美利堅的政治家族,就在金融領域開始同他進行越來越深入的合作。
雖然說目前雙方的合作規模,在整個華爾街金融領域來說,算不上多大。
但這些合作依然是在持續發展擴大之中的,也必然會引起猶太資本的警惕。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在這些資本之間也是能夠進行套用的,因此對於未來的衝突,巴倫早已經開始準備,並且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