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來到科洛之前,娜塔莎對此行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在她的印象中,非洲都是非常混亂貧困的,更不要提科洛這麼一個她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國家了。
如果說稍好一點的,可能也就是南非了,畢竟此時整個非洲的城市進行排行的話,南非至少有三個城市能夠進入前十名,稱得上是非洲的門麵。
不過在來到科洛的布利塔之後,她終於放下心來了,這裡的城市建設絲毫不差於烏克蘭,如果不是城市裡麵遇到的人以黑人為主的話,那麼她絲毫不會知道這是一個西非小國的城市。
並且能夠明顯的發現,這些科洛人的精神狀態都是比較好的,是那種眼中帶著光,心中有希望的積極向上的狀態。
其實這也是多虧了這些年來科洛的發展——如果時間回溯到2003年以前,那時候的科洛同現在,完全是兩個狀態。
不過即便是現在,科洛政府依然麵臨著諸多的挑戰,首先就是在科洛新政府成立之後,他們一直在做的——增強國家認同感。
眾所周知,非洲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有相當長的時間是處於戰亂之中。
可以說從各種新聞報道上看到非洲國家的內戰,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非洲沒有國家在內戰打仗,似乎才是不正常的。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非洲國家的國家認同感並不強——當歐洲殖民者來到非洲的時候,這裡都還處於奴隸製,並且沒有太多國家的概念,而是由一個個部落組成的。
這從非洲地圖就能夠看出來,現代的非洲國家,其邊界線可以說就像是一個人拿著筆在地圖上橫豎幾道線劃出來的一樣——事實也同這差不多,這些大部分非洲國家的邊界,並沒有太多曆史沿襲,本身就是殖民者在地圖上隨意劃線從而決定的。
這就造成了往往同一個民族可能被歸於幾個國家,而一個國家擁有幾個彼此間還有深厚矛盾的民
族……
加之擁有極長的被殖民曆史,這些國家都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陸續在全球民族解放浪潮中獨立的,但依然深受殖民影響——像是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依然在非洲以各種方式存在乾涉能力,他們為了利益也不願意見到這些曾經的殖民地穩定發展,因此可以通過部族間的矛盾“搗亂”……
於是後果就是非洲很少有國家能夠擁有長期的平穩發展,總是容易卷入戰亂之中。
科洛因為麵積很小,在非洲算是小國,但其國內依然擁有不少的部族。
甚至在之前的軍政府時期,許多部族也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治”的。
也就是在科洛新政府成立之後,通過經濟和軍事上的瓦解,科洛政府終於慢慢的將這些部族打散——並且他們在巴倫的要求下,進行了比較中立的各民族平等的政策,才最終讓科洛具有一定的整體性。
加之他們一直在推行的“強製義務教育”,其中一直在加強國家認同感,弱化民族的概念,到了現在才有了一些效果。
但依然還是需要將這些政策持續進行下去的。
另外,就是科洛本土的黑人相比歐亞地區,更加懶散的特質,也是科洛政府一直在進行引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