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梅有這樣的想法,也算是比較有政治敏感度了。
畢竟本身雖然巴倫同她有過接觸,但關係並不算親密,特彆是同喬·哈裡曼相比。
特蕾莎·梅和喬·哈裡麵以及特拉斯三人是保守黨內部的女性中躥升比較快的。
當然,如果是做比較的話,喬·哈裡曼更適合同特拉斯比,特蕾莎·梅在保守黨內部的資曆遠比這兩人要深厚。
但同為女性,喬·哈裡曼對特蕾莎·梅來說,更具威脅,畢竟很多人都清楚,她有強大的背景——不但喬·哈裡曼獲得了保守黨前黨魁霍華德的支持,能夠繼承他的一部分政治遺產,更重要的是,她有在英倫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德文希爾公爵的支持……
這也是喬·哈裡曼年紀輕輕,在加入了保守黨並且進入政界之後,能夠平步青雲的關鍵因素。
而同喬·哈裡曼相比,可能特蕾莎唯一的優勢,就是她的資曆更深,以及對卡梅倫的“忠誠”了——特蕾莎·梅在保守黨內部是卡梅倫的堅定支持者之一,這也是她能夠獲得內政大臣這個重要位置的原因。
除了特蕾莎·梅之外,在保守黨內部,這一次態度微妙的,還有現任倫敦市長約翰遜。
因為成功的競選成功倫敦市長,並且獲得了連任,約翰遜也是保守黨內部的“要員”之一。
並且在現在,約翰遜同樣是卡梅倫的重要支持者。
有消息稱,在這一次的倫敦市長任期屆滿之後,如果保守黨能夠繼續贏得下一次的大選,那麼約翰遜將接替威廉·黑格,成為下一任的外交大臣。
到時候約翰遜也將成為軍情六處的直屬上級。
因此相對特蕾莎·梅來說,恐怕約翰遜這一次對於亞曆克斯·楊格的敲打,給對方的壓力更大。
畢竟到時候對於軍情六處局長的任免人選,外交大臣的意誌還是非常重要的,往往首相都會優先考慮對方的意見。
至於說約翰遜的態度為何有此變化,這並不難理解,應該是他感受到了德文希爾公爵在這段時間以來,對他的“冷遇”。
畢竟巴倫明白,約翰遜這個人,還是有些反骨在身上的。
或者更具體的說,他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對於一些立場的轉變,毫無道德束縛可言。
就比如在原時空的時候,脫歐公投之前察覺到了民意的微妙變化之後,約翰遜能夠毫無負擔的“背刺”卡梅倫,轉投脫歐陣營,導致了卡梅倫的辭職。
然後在特蕾莎·梅上任之後,公然在脫歐議題上攪局,導致了特蕾莎·梅應對脫歐失當,最終下台,由約翰遜成功的接棒。
雖然說約翰遜自己的屁股並不乾淨,私生活上爛事同樣不少,但他可以說是一個把握民意的高手,非常善於將自己置於“民意代表”的位置上從而獲得支持。
因此這樣的人,巴倫自然不會放心的去用,轉而開始支持喬·哈裡曼在保守黨內部獲得更多的支持。
也是察覺到巴倫的這種轉變,約翰遜沒有放過之前暗殺事件的機會,隱蔽的進行阻撓。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我們的動作太大,不但違背我們之前計劃的節奏,並且會導致我們同卡梅倫之間關係的惡化,畢竟不管是特蕾莎·梅還是約翰遜,都是首相先生在保守黨內部重要的支持者,在大選越來越近的現在,他需要保持保守黨內部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