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清月村見聞(2 / 2)

……

這一句無心的誇獎,引來了韋俊不一樣的眼光。

“李先生到咱們這有何事?儘管開口,隻要我們能辦到的,都一定幫忙。”

“每月2兩,管食宿,招人!”

韋俊的眼神一亮,轉頭看著小五。

小五是村子裡出去的,不至於坑鄉親們。

“是真的,堂口現在缺人手。”

“這是好事。隻要人願意,我這個族長沒有理由阻止。”

韋俊站起身,咕嘟咕嘟喝光茶水,拿起一麵鑼。

當~當~當~

三聲悠長,間隔很長的鑼聲後,他重新坐下。

李鬱猜測,這是召集人的信號。

沒過一會,人都來了。

目測不少於50人,在湖上打漁的不算。

“李先生招人做事,一個人2兩,還管飯。這是好事,沒活兒的人都來試試。”韋俊的嗓門很大。

這是個俠義豪爽之人。

李鬱心裡對他默默下了定義。

招人的標準簡單粗暴,身強力壯,25歲以下,舉得起150斤石鎖,宣誓效忠堂口的。

當天就定下了8人,韋俊說等打漁船都回來,還有人會報名的。

李鬱一一記錄下了名字,年齡。

他發現,整個清月村除了韋俊,都是文盲。

大清朝的文盲率高的令人發指。

這還是在經濟富庶的江南!

若是在雲貴,陝甘等地,怕是更嚴重。

他的這個猜測,後來得到了元和知縣張有道的確認。

張有道就是貴州銅仁府人,他說整個縣僅有一家私塾!

縣裡讀過書的人名單,一張紙都寫不滿。

能大致背誦四書五經,會寫毛筆字的就是妥妥的縣試秀才之資。

……

張知縣感慨,是他的家鄉太窮了,辦不起私塾。

可是李鬱卻讀出了不一樣的體會,是朝廷在刻意保持龐大的文盲群體,開私塾需要官府批準。

畢竟書讀多了,心思就多。

朝廷那些愚民說辭,可能就蒙不住了。

而現在,隻要牢牢抓住一小撮讀書人群體就好了。

用科舉套住白身群體,用仕途套住有功名的群體,用鋼刀剔除想法太多的群體,用地方自治權套住鄉紳群體。

恩威並施,拿捏的死死的。

次日黎明。

又有一群疍民來了。

一直等到天亮,大門打開。

他們才進入院內,等待李鬱挑選。

有了昨天的八人,李鬱就挑剔多了。

僅僅留下了6人,不過給落選的人都管了一頓飯。

這一頓飯,人均乾掉了2斤米,半斤肉,還有5個饅頭。

肚子裡沒有油水,就是這樣。

吃飽了的疍民們,表示了感謝後離開了。

他們戀戀不舍的眼神,讓人心碎。

……

李鬱對這剩下的14人分配了住處,還有堂口記錄。

然後,就吩咐人趕緊燒水。

讓他們好好清洗,尤其是那臟兮兮的辮子。

出於某些考慮,李鬱給這些人先預支了半個月的工錢。

每人一兩白銀,他親自一個個發。

收攬人心,不能全靠真誠,有時候需要套路。

不吃套路的話,就吃刀子吧。

一開始,他還擔心這麼多人走了,村子會不會缺乏勞動力而陷入生計麻煩。

然而,韋俊告訴他,有了寄回家的工錢,整個村子的生計比以前好多了。

這是一個思維誤區。

慢慢的,他發現清月村隻是整個天下的一個縮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