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會將此事辦好,不辜負如此重托。”李儒言語當中的興奮,是個人都看得出來。
計劃順利的行走著,主公如此相信著,天時人和具有,區區地利又沒有什麼影響。
如此程度則大事可成。
之後數日,由華雄帶頭,這位西涼的第一猛將,在西涼軍隊當中有著極高的威望。
完美的執行著李儒的計劃,白天大張旗鼓的帶領著軍隊,進入城外的營寨。
晚上又偷偷摸摸的出去,第二天再大張旗鼓,更換旗幟和領頭的人進入營寨,同時將營寨擴大,向洛陽索要更多的糧草。
通過種種手段,向洛陽的人展示著西涼兵越來越多的情況。
而董卓本人,早就在李儒的演講下,明白自己該乾什麼。
自己所需要的便是一日比一日的猖狂。
而這也很符合董卓的想法,因為自己是涼州人士,所以常年不被洛陽官員看好,這些世家對其感觀也很差。
即使隻在洛陽待了短短幾天,都能從早上到晚上感受到無所不在的歧視。
隨著成功的利用了段珪的人頭收獲了,保衛皇宮宮門的士兵。
然後借著西涼兵越來越多的這股謠言招誘原何進兄弟部下,自此,整個洛陽軍隊方麵,董卓占有絕對的優勢。
至於那些世家大族之間,用於保護自己的私兵,不管是董卓還是李儒都沒放在眼裡,一群連鎧甲都湊不出來的渣渣,連戰場都沒有上過,怎麼可能是董卓麾下精銳的對手?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數日,直到西涼其他諸將,樊稠,李傕,郭氾等人攜帶大量的西涼士兵和羌族仆兵真正的到達了洛陽城外。
董卓的肆無忌憚達到了巔峰,每天麾下的各個將領帶著西涼鐵騎入城,橫行於各個街道和鬨市,完全無視其中的百姓,至於被軍隊所撞死者,亦不在少數。
甚至於董卓本人,在皇宮軍隊在自己的掌握之下時,甚至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宮,沒有絲毫的忌憚和畏懼之心。
而此時在洛陽城內,有著軍隊,而且還不在董卓麾下的鮑信,看著如此的場景,心中十分的不甘。
甚至數次都有了帶兵,強行進攻董卓的念頭。
然麾下本部軍隊人數極少,完全無法與現在的董卓相抗衡。
思考了數日之後,身為後軍校尉的鮑信想到了大將軍之前極為信任的人-中軍校尉袁紹,袁本初。
袁紹手下也有著不少的軍隊,且本身也出自四世三公天下豪門的汝南袁家,隻要他願意陪自己一起下手,乾掉董卓未必沒有機會。
說乾就乾,鮑信也有著軍人的風采,做事兒從不拖遝,直接找到了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