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到這邊來的漢室公主,本身就是對倫理的一種巨大挑戰。
在烏孫國的傳統當中,繼承者,不僅僅會繼承上一代的王位,還包括上一代的所有財產。
而在這個財產當中,也包括國家的權力,軍隊,奴隸,財產和妻子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嫁給烏孫國王,國王逝去,就會成為下一任國王的妻子,如果這個國王是上一任國王的兒子,也是如此的結果。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活的時間夠長,不僅成為了國王的妻子,也有可能成為自己兒子的妻子,甚至有可能是成為自己孫子的妻子…
這種傳承和繼承製度,其他人能不能夠接受,盧民並不知道。
但是按照正常的儒家思想,哪怕是先漢時期的儒家思想,估計也實行不下去。
準確的說,諸子百家當中,應該沒有哪一家能夠將這個思想和繼承機製給執行下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明解憂公主的外交做得如此優秀,最後的曆史評價,終究帶了一些個人色彩。
畢竟解憂公主,在最開始時,嫁給了烏孫昆彌軍須靡,可惜因為不懂言語,沒能得到軍須靡的寵愛,也就沒有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
不過她並沒有為此而放棄,而是努力的克服了語言障礙,並且軍須靡死後,是尤軍須靡的兄弟翁歸靡繼位,她依照烏孫的刁俗改嫁。
成為了翁歸靡的妻子,並生下了子女,靠著自身所學,輔助翁歸靡,借助漢宣帝時期的威勢,得到了足夠的話語權。
而在解憂公主的輔佐下,翁歸靡統治時期的烏孫國,國力達到巔峰,成為了名義上和實力上的西域第一大國。
甚至在一度時期內,成為了西域抗擊匈奴的主力,麵對匈奴的多次侵擾,依舊能夠給予還擊。
甚至聯合漢宣帝,組成了烏孫與漢朝的聯軍,再一次給匈奴人扣上了棺材板,並讓匈奴人在此後上百年期間,遠離西域。
可以說,在這種程度下,烏孫國的強大,讓周圍的國家敬仰。
而解憂公主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夫妻兩人的關係和睦,持續四十餘年,如果就到這裡,也沒有什麼問題。
畢竟丈夫死了,換一個人嫁過去,哪怕是丈夫的堂弟,放在這個時代也沒啥大問題。
但比較特殊的是有後續,翁歸靡死去之後,新上任的王是軍須靡的兒子泥靡,也就是解憂公主的第一任丈夫的兒子。
作為上一代王的妻子,解憂公主也被繼承了下去,成為了新一代王泥靡的妻子,並且解憂公主也沒有拒絕,反而選擇遵循烏孫國的習俗,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匈奴女子所生的泥靡,給板到漢王朝的這一邊…
雖說解憂公主是想通過這種行為,並且還有失敗之後的政變行動,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對於西域烏孫國的統治,但終究與漢家個人思想不符。
與國家有功,但是對於個人道德而言,尤其是接受過相關倫理思想的人來說,這就是很難接受的事實了。
不過在這一方麵,終究是國家大義大於個人私德。
最後被漢宣帝接了回來,對比真正的公主,給予了相對應的待遇,包括朝廷禮儀在內,全部都是公主一級的規格,並且在解憂公主死亡之後,還是按照公主的規格進行埋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