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氈、錘頭、鐵挺等打鐵工具樣樣不少!
甚至石室角落裡還有小山般的一堆木炭!
曾經必定有人在這裡,借助此間的殺生石鍛造過什麼東西!
可能是刀劍兵器,
也可能是其他的任何鐵器!
蘇午看到正對著山洞通道的那一麵石壁上,挖出了一個神龕似的長方形窟窿,內裡隱隱約約好似有什麼東西,
‘神龕’的上方,還掛著一盞油燈。
“安綱,我們可能發現了不得的東西了。
作為一個鑄刀師,
這簡直是所有鑄劍師的夢想之所在!”蘇午看著對麵的油燈,開口與安綱說話,他讓自己的語氣裡帶上一絲顫音,以表現出自己很激動的樣子。
安綱聽他這般言語,渾身登時繃緊了:“是、是什麼東西?
燭照君,眼前所見未必是真,
有可能是虛假的,
切莫相信啊!”
在如此濃鬱的黑暗裡,安綱根本不能視物。
他推己及人,以為蘇午與自己情況一樣。
兩人都不能視物,
對方是怎麼看到那些‘了不得的東西’、‘鑄劍師夢想之所在’的?明顯燭照君是受了什麼恐怖存在的蠱惑!
“你在這裡等我,
待會兒你就知道我看到什麼了……”
蘇午未與安綱多作解釋,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就從對方身旁走開了。
安綱伸手想抓住他,卻隻抓到了一把空氣。
先前在山洞通道內,蘇午未有點燃燈火,讓安綱可以看到周圍景象——實因通道裡的那些‘人石’種種情狀,都太過驚悚了!
它們簡直就是快變成石頭的真人,
身上還帶著斑斑血跡!
安綱看到這副情景,隻怕會被嚇暈過去。
但到了通道儘頭以後,此間的‘人石’皆是安綱認知中‘人石’該有的模樣,它們麵孔精致,‘栩栩如生’,一個個雙手合十,沒有絲毫恐怖之感。
反而有種詭異而瑰麗的美。
對於當下的場麵,蘇午覺得安綱看到後依然會心驚肉跳——這裡怎麼會有如此海量的‘人石’?
但應該不至於因為過分驚駭,而把他自己嚇暈過去。
“燭照君,萬事小心啊!
千萬不可衝動!”
安綱還在後頭叫喊著,希望把蘇午拉回去。
他的聲音在山洞內回響著。
蘇午已走進山洞中,臨近了正對山洞通道的那麵石壁上的‘神龕’。
那個‘神龕’似的長方形窟窿開掘地位置不算太高,蘇午站在石壁前,正能平視這座‘神龕’,看到‘神龕’內裡究竟有什麼。
神龕裡有一張泛黃的紙張,紙張上有一列血淋淋的字。
滔天的惡意與執迷從那一列字跡中迸發了出來,
落入蘇午耳邊,就變成無數個尖銳的嘯叫聲:“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蘇午心中警鈴大作,
刹那運起慧劍——
慧劍一下,
萬千魔念儘作飛灰!
他凝視著‘佛龕’內的那一列字跡: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書寫者不知是修行佛法進入了歧途,因而留下這道蘊含著滔天惡意與執迷之念的詰問,
還是其在此處設下了一道題目,留給後來者——在白紙以後,隱約還有什麼東西,若這是‘一道題目’的話,想來唯有解開題目,才能拿起那張白紙。
蘇午伸手想去摘下那張白紙,
但他手才伸進去佛龕,
四周的人石、五臟石全都蠕動開來,流沙般簇擁在他伸進佛龕的那條手臂周圍,他可以運用厲詭的力量,強行揭下那張白紙,
但孰知此般揭下白紙,會否觸發這殺生石礦脈的其他異變?
所以,蘇午思索了一下,就暫且放棄了以蠻力解開紙張。
他盯著那一列血字,
思索良久以後,
開聲作解:“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任麼會,方得契如如。”
蘇午所言,乃是唐朝一位禪師開悟時留下的佛偈。
此八句佛偈,正解釋了‘真如’究竟是什麼。
真如是一切虛空大地,一切真實不虛的東西。
是這一個刹那的所見所聞。
是‘我’。
但‘我’非真如,
我隻是真如中的一部分而已。
真如是眾生眼裡的萬物,是眾生眼裡的眾生。
但不是我眼中的萬物,不是‘我’眼裡的眾生。
此即是真如。
留下這八句佛偈的禪師,名為洞山良價,其生卒年正在‘鑒真’以前,蘇午假定當下留下這一道詰問的乃是‘鑒真’,因而以此八句佛偈作為對‘真如之問’的回應。
假若‘鑒真’隻是想留下題目考驗後來者的話,
他的這道回答已經契合題目,可以渡過‘真如之問’。
然若‘鑒真’自身淪入心魔之中,
憑其留下這一道詰問,就能引得殺生石礦脈中蟄伏的厲詭拱衛的現象,蘇午自覺無法抗衡鑒真陷入迷惘的心魔,他會立刻帶著安綱脫離此間,
絕不作他想!
這道殺生石礦脈,知悉其蹤跡,且掌握著進入礦脈之秘鑰的人,唯有阿熊與井上俊雄。
甚至井上俊雄都隻是個添頭,隻是代替阿熊保管此物而已!
與阿熊相關的僧人,
最出名的那位自然就是‘鑒真’。
此亦是蘇午做出假定的前提,再聯想‘鑒真’曾送給阿熊一道‘縛詭索’,其說不定也親手用殺生石打造過什麼東西,這一切,皆與蘇午的假定契合!
口中吐出八句佛偈以後,
蘇午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佛龕’。
‘佛龕’內的白紙寂靜不動,但白紙上那列血字滲出來的執迷氣息,倏然減退許多。
看著佛龕,蘇午麵上浮現一抹笑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