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陰沉著臉,看向神色遲疑不定的稚童,忽然道:“那個怨神菩薩出現以後,第一個就先殺死了普庵壇的法佛,第二個就衝著你去——幸好當時你被瘟王元帥伴隨左右,又有大多數弟子替你爭取時間,是以你能逃得生天,但你的儀仗,卻也成了它的儀仗。
它兩次出手,
都是針對你們佛門的人,又自稱作‘怨神菩薩’,黑庵壇和地藏廟百年前又是一家的——那怨神菩薩,該不會與你們兩家有什麼勾連吧?”
九頭娃娃言語意味深長。
他話音落地,鐵旨大師公綠瑩瑩的一雙眼睛已經盯上了智通。
智通神色惶惑,喃喃低語:“我、我想不到啊……分明是天威觀上發生的事情,與我們地藏廟又有甚麼關係……”
“怨神菩薩有從駕儀仗,地藏廟亦有從駕儀仗。
此莫非隻是巧合?”李碧向智通連聲追問道。
智通抬眼看向李碧,欲言又止。
“你若不說,便留你自己獨自去麵對怨神菩薩。
我和九頭娃娃先走一步!”鐵旨大師公一看智通神色,立刻加緊攻勢,威逼道。
李碧陰森地笑道:“今下你的從駕儀仗儘殞,班底全無,請召瘟王元帥伴隨,怕是有些困難,沒有八部鬼王神韻加護,你覺得自己再遇著怨神菩薩,能支撐多久?
若是我們三人聯手,情況就大不一樣,我們皆能活著走出那怨神菩薩的鬼蜮!”
二人一番威逼利誘,
大眾王和尚剛剛遭遇一場大劫,
又因這場劫數裡的某些東西,讓他生出了聯想,他此時正是惶惑無措的時候,被二人一番威逼,終於忍不住開口道:“接下來我的言語,你們聽過就聽過了,切不可外傳!
若是被地藏廟查出此事泄露出去,我性命不保,你們亦將永世背負地藏廟的咒詛!”
九頭娃娃、鐵旨大師公相視一眼,都故作嚴肅地點了點頭。
就聽智通接著道:“我其實亦不能確定,怨神菩薩與地藏廟、黑庵壇究竟有何關係,隻是當時我差點被它殺死,便想起了一個在普庵壇與地藏廟間流傳的傳說。
那怨神,與傳說中東流島恐怖厲詭‘玉藻前’的能力有些類似。
東流島內有一九尾狐,能化為美人模樣,名作‘玉藻前’。
這個‘玉藻前’有挑動人心欲望之能,其可使人願念纏繞而終不能順遂,願望最終化為怨望,進而引發種種災禍……”
智通將那個暗中流傳的東流島傳說與兩個同夥講了一遍。
兩個同夥聞言都是滿臉狐疑。
“隻是這般一個傳說而已,有什麼值得隱瞞的?
地藏廟因為東流島的一個傳說,便要追殺咒詛所有聞聽傳說的人?你們法壇追殺得過來嗎?”鐵旨大師公嗤笑著道。
李碧若有所思:“願不成,則生怨。
那怨神菩薩,莫非與玉藻前有甚麼關聯?”
智通吞了一口口水,接著道:“先莫著急,聽我說完——你們可還記得那個假源空?它被怨神菩薩侵殺之時,自身不僅流轉詭韻、大道紋韻,甚至有願力氣息在它身上不斷生生滅滅——
再兼天威道觀奉祀的五通神,也是個能許願應靈的神祇。
那假源空,可能就是與五通神通感降真的某個妖邪,甚至說不定就是五通神本身!
天威道壇已死的耀陽子、其徒弟本明,當時費儘心機將五通神迎到法壇裡去,讓我想起了地藏廟的一樁舊事,當時,主持普庵法壇的僧王‘善濟’還在地藏廟的時候,力請地藏廟出手,攻上天威觀,吞下其道統。
當時的地藏廟‘大願王’壇主與善濟素來不和,雖不覺得攻伐天威觀是甚麼棘手的事情,但不想為越來越勢大的普庵壇一脈所擺布,自然拒絕了善濟的要求。
二人在齋會上針尖對麥芒,就扯出了善濟想要伐滅天威觀,實是出於想將天威觀裡普庵壇先代‘聖母菩薩’屍骨迎回廟裡的私心。
這‘聖母菩薩’,就是普庵壇開脈祖師的私生女,迎回壇後,稱其為‘聖女’。
此後其嫁給了當時天威道壇開脈祖師,便加號作‘聖母菩薩’。
普庵壇自千百年前寄附在地藏廟後,一直保持自己的傳嗣有序綿延,千百年來從未真正與地藏廟融為一體,是以,今時我與那法佛雖是同輩,但他乃是黑庵壇下的‘空’字輩,而我是地藏廟下的‘智’字輩。
聖母菩薩一直在普庵壇祭祀之中。
但僅僅為了一個已死之人的屍骨,尚不至於令地藏廟與普庵壇就此分裂。
真正原因,乃是聖母菩薩離開普庵壇時,將普庵壇一樣傳承至寶帶走了,有了那件傳承至寶,才有‘普庵壇’。
而且,
你們或許不知,地藏廟原本也不叫地藏廟。
而叫‘大願王廟’。
大願王廟的開脈祖師,曾與東流島佛門交遊密切,曾受邀在東流島諸地演法,與東流島本土神道教中,被尊為無上神宮的‘長川神宮’的神官論法。
他自稱,論法過後,他在盛名已久的長川森中遊玩。
醉於某座山中。
在睡夢中看到了有神龍盤繞日月。
無邊浩大的光芒從那日月之中顯發,壓下了大地上無數雙伸出手的、滿麵怨恨的厲詭,那日與月在陡然之間,又好似變成了神龍的眼睛。
開左目為晝,開右目為夜。
眾生就聚集在那神龍的雙眼周圍,不斷叩拜,無邊願力在那晝夜輪轉之間,逐漸消解於無形。
開脈祖師認為是願力造就了那神龍,神龍吸食願力為生,願力之中有精深佛法,有無邊廣博的智慧,因而自名為大願王,歸回故土以後,立下大願王廟。
大願王廟曆經幾代發展,其實一直無所建樹。
直到閭山法脈傳入,大願王廟向道門閭山法脈靠攏,卻在實修符籙的過程中,有弟子取得了道門符籙以外的‘八部鬼王’神譜廟係之下的符籙,
從此有了大願王廟尊大願王為壇主法神,以八部鬼王中的瘟王元帥為護法大神,這才漸漸發展起來,引來了當時式微的普庵壇的投靠。
就在那時,
大願王廟以‘大願王’為黑衣地藏王化身的說辭,改壇主法神為黑衣地藏王,並更名為地藏廟。
瘟王元帥的儀仗,由那時的第三代‘大願王’和尚一力造就。
第三代大願王和尚,與時為普庵壇‘聖女’的女子,關係密切,傳聞聖女正是為了不願再見到第三代大願王,因而嫁於了天威觀的開脈祖師。”
“那件傳承至寶,被普庵壇的聖女看顧著。
你們地藏廟的第三代大願王和尚和聖女勾搭在了一起,因而也接觸過幾回那件傳承至寶,因而才領悟出了‘瘟王儀仗’?”鐵旨大師公眼光發亮,在智通停頓之際,出聲問道。
智通猶猶豫豫地道:“當是如此……
其實這些年來,地藏廟一直對天威觀多有滲透,搜遍鳳山各處,亦未曾見得那件至寶。
傳聞之中,
那件至寶乃是黑地藏塑像。
而在塑像背後,
繪就了一副拚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