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普賢王如來(1/2)(1 / 2)

‘嗡啊吽’三字明咒,係諸佛咒之母。

乃是‘法性本初佛’普賢王如來的根本咒!

傳聞中,儘得此三字明咒、金剛誦之真髓,則能焚淨一切惡業,寂滅六道輪回根種,超脫眾生成為佛陀!

而‘婆娑訶’,於佛門真言中,無有具體指意,僅以此口語來表達‘吉祥圓滿’之意。

但是婆娑訶在一些巫教、端公派中卻另有指意,傳說此咒能接引魂魄,抵達死者該去往的黑天幽冥世界,此處的‘婆娑訶’即有‘接引、導引’的涵義。

當前,

那隨著元皇廟四壁消失,一瞬間從蘇午背後符籙法體之中衝出,由燦白火焰在虛空中組成的人臉,臉色扭曲而怨毒地誦出了未明的音節。

將‘嗡啊吽’金剛誦與‘婆娑訶’接引咒結合了起來!

從元皇廟中央火盆中陡現出的人臉,蘇午卻也非是與之‘初次見麵’——早在他第一次從元皇廟中摘得元皇皮符之時,就曾目睹過元皇廟中央火盆生出異變,

當時這張人臉就從火盆中生出,轉臉仔細觀察著元皇廟四壁浮現的大道紋路!

這張火焰中生出的人臉根腳神秘,與元皇廟緊密牽連,極可能是曾經將元皇法門修煉到極高深層次的某位人物的麵孔!

但元皇法門究竟在何時有過傳承,

都傳續到何人手中,蘇午卻並不清楚。

隻隱隱懷疑赤龍真人所提到過的‘元皇大道主’,便是當下的這張人臉。

——在唐時有‘元皇大神教’,其教主自稱為‘元皇大道主’,以自身容納了十七個厲詭!

此教後來被天下宗派圍剿,

‘元皇大道主’體內十六隻詭即便在其死後,仍然互相鉗製,未有複蘇。

而第十七隻詭則寄附在‘元皇大道主’麵孔上,與元皇大道主的麵孔一齊失去蹤跡。

當下元皇廟中央火盆中生出的這張人臉,說不定就是元皇大道主的麵孔!

他腦海裡諸念閃過,

燦白火焰組成的人臉口中誦出的詭異音節在虛空中流遍!

四下裡,分明沒有厲詭出現的龍虎山道院之內,忽然生出極其濃烈的詭韻,那詭韻如層層江水般從四麵八方漫淹過來,一瞬間就漫過了在場所有人的頭頂——在場諸多還是普通人的龍虎山道士,被濃烈到如此程度的詭韻浸潤身軀,卻未生出絲毫詭變,未因此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那般洶湧潮聚來的詭韻,與真正厲詭的詭韻還有稍些差彆。

正是那一點微小的差彆,

導致‘火中人臉’招引來的洶湧詭韻,並不會對活人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嘩嘩嘩!

無形無色的詭韻奔湧而來,竟令四麵八方都響起陣陣浪潮翻騰的聲音!

在浪潮翻騰聲中,一道燦金的手掌印於蘇午身前浮顯,那掌印中心,赫然以赤光勾勒出‘大日如來’的種子字‘嗡’;

四周詭韻層層擠壓,使得蘇午身前的掌印更加凝實。

倏忽間,又有一道燦白掌印與燦金掌印相合,那燦白掌印中心,同樣勾勒著‘無量壽如來’的種子字‘啊’;

下一刹那,再一道暗藍掌印與燦白掌印、燦金掌印相合,那暗藍掌印中心,則有‘阿閦如來’的種子字‘吽’!

三大如來掌印儘皆疊合為一道靛青掌印。

靛青掌印塑化作一道渾身無有遮攔,結跏趺坐,雙手疊在腹前的佛陀——那佛陀腦後升起孔雀藍色的頂輪,頂輪周遭,又遍布紅白二色交織的光!

法性本初佛!

普賢王如來!

這尊‘普賢王如來’嘴唇深紅,雙眼張開,眼中各聳立著一道幽深的門戶——

四麵八方,遍天地間,奔湧的詭韻大潮中,儘皆生出一道道幽深而靛藍的門戶,門戶裡,皆有一隻靛藍手掌伸出——

八卦鏡此下早已粉碎,

但八卦鏡映照出的一方‘世界’卻並未消失。

在彼方世界裡,麵貌普通、二十歲出頭的青年大張著口,一雙眼睛化作烏黑之色,口中延伸出一條粗壯的、散發凜冽詭韻的手臂,那手臂張開五指,掌中心赫然浮現一道暗紫色嘴唇,

嘴唇裡伸出貼著符咒的舌頭,將一道咒語誦持完畢!

無量金光在一刹那就貫穿了彼方世界,出現在蘇午眼前,如一柄柄利劍般,肆意貫穿了周圍的虛空,瞬間就要將蘇午也吞沒入金光中,將他斬成煙塵!

便在此時,那奔湧詭韻大潮中生出的一道道靛藍門戶內,一隻隻靛藍手掌伸出來,巧之又巧地攥住了每一道向外散射、割裂虛空的金光!

卡卡察察——

隨著最中央處的普賢王如來雙手合十,

那一道道靛藍手掌猛然將一束束金光握碎!

每一束金光,好似冰淩、好似玻璃,就這麼在靛藍手掌中握成粉碎,握成虛無!

恐怖的力量沿著金光發散的軌跡,儘數蔓延至彼方世界之中——隨著那個麵貌普通的青年一聲慘叫,他口中吐出的手掌中心,嘴唇裡伸出的那條舌頭上,粘連的符咒被莫名而來的力量碾得粉碎!

轟!

無邊金光消散!

蘇午眼前的彼方世界,

消去影蹤!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