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下)(1 / 2)

一道道消息、一個個聲音隨著群僧諸道不斷湧入宮殿之內,而在殿中傳揚開來,致使殿中氣氛乍然如一鍋沸騰的水液。

每一個宮人、供奉、甲士的麵孔上,皆有種種不同表情。

隻在玄宗皇帝掃視周圍之時,那些人麵上的神色方才倏忽收斂,又換上一副恭順的模樣,仿佛他們仍舊對玄宗忠心耿耿。

玄宗皇帝喉結滾動,他僵坐在禦座之上,目光投向宮殿之外,看到宮殿外玄黃二色交織的天地,在那玄黃天地之間,他看不到其他任何形影留駐其中,內心更因此而充滿了難言的恐慌。

今下若走出殿內,迎接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結局?

他原本服用袞冕,高坐禦座,就為了在此間迎接蘇午——自身寄托於宗廟之內的一縷性靈,都被張午一箭釘殺,張午那支金箭至今仍留在宗廟之內,便似一柄鋼刀一般懸在玄宗頭頂。他因此明白,哪怕隻是張午自身的實力,亦絕對已經到了自身難以企及的地步。

又何況對方還有閭山真人、不良人等諸多底力在身後支撐?

自身在此般情況下,仍與張午為敵,實不過是負隅頑抗而已!

玄宗皇帝令禁中侍衛、供奉做出種種準備之時,便已然預感到自己最終結局——自身絕無勝機,此戰必敗!

可即便如此,他也未有退縮。

敗不過一死而已!

自身在這禦座之上,衣袞冕而死,卻也仍舊是李唐皇帝!

可現下有僧人步入殿中,為他傳來這諸般消息——

“陛下,鎮國侯已在殿外,請陛下直趨拜見!”

最後一個傳回消息的僧人,此時再次將話語重複了一遍。僧人供奉稍稍加重了語氣,以喚回玄宗飄搖於九天之外的神智。

玄宗低垂眼簾。

時間在此刻好似凝滯了。

他預想之中,自身會端坐於李唐皇位之上,衣袞冕而死的結局,此時因僧人供奉傳來的這道消息,而儘皆落空。

他慘白著一張臉,沉默了良久。

種種意味莫明的目光交織在大殿之內。

那些目光好似從未曾落在玄宗皇帝身上,但它們卻終究壓垮了玄宗皇帝的意誌——在良久之後,玄宗皇帝口中發出一聲頹唐的歎息:“哎……”

隨後,聖人扶著扶手,想要撐起身軀。但他此時不知為何,雙腿分外無力,縱然以手撐扶手,一時之間卻也難以直起身形。周圍宮人見狀,低頭過去攙扶住玄宗的雙臂,將他硬生生從禦座上撐了起來。

從禦座之上,至於宮殿門口這數十步路,於玄宗此時而言,好似走了數千裡那般漫長。

他臨近宮殿門口之時,渾身已是汗如雨下。

臨近宮殿門口,他亦終於看到了殿外垂手而立,神色平淡的張午——這時候,他身上不知何處陡生出一股氣力來,令他已經軟下去的雙腿猛然間撐得筆直,他推開攙扶著自己的宮人,緩步走近張午身前。

玄宗皇帝張口欲語——

蘇午目光壓落。

那無形的目光好似一座山,頓時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他心中分外屈辱,那股盤旋在體內的勁力此時更激烈地噴湧出來——此時縱被張午就此打殺,他也絕沒有半分畏懼!

然而,隨著張午開口出聲,他心底才迸發出的那股死誌,一下子又消褪個乾乾淨淨:“皇帝。

今日之事,就此了結如何?

禁中內外臣僚侍者,對今日之事絕不會留有絲毫記憶——一夜過後,明日又是個明朗天氣。

你照常上朝,治國理政。

而我亦如從前,推行‘天下無詭’之治。你我互不乾涉,如何?”

蘇午心中想得明白。

如今雖能殺了玄宗皇帝,但於大局不利。

‘治天下詭’事,不必玄宗插手參與,但亦需借李唐皇帝之名,調配諸般資源,鼎力配合。

更何況,天下之事,黎民生計,亦不僅在‘治詭’一事之上。

玄宗皇帝安在,其若能好生配合蘇午,則於天下人有利。此時奪去其性命,反而引致朝局動蕩,方有盛世之相的開元時代,亦將就此而斬。

而且,李唐皇帝修行‘五德社稷體魄’,亦甚為奇異,乃憑借代代皇帝積累而來的五德五方之氣,修煉體魄,同時此般五德之氣,又與國運緊密牽連——此時打殺李唐皇帝一人,便亦相當於毀損國運!

今時蒸蒸日上的國運,對蘇午所推行‘治天下詭’事,亦是絕大助力。

是以,蘇午自一開始的根本目的,便不是要斬殺玄宗皇帝,自身取而代之——他所行所為,無不是在逼玄宗‘回頭’,以戰止戈。

李隆基不知蘇午心中所想,他被蘇午逼迫著出離宮殿,前來‘拜見’蘇午,心中之屈辱無以複加,由此已萌死誌,更覺得自身死期已至,今時已經鼓起十二萬分的勇氣,迎接自己的死期。

卻未想到在此時陡聽到蘇午開口,稱彼此之間仍可‘相安無事’。

今下之事,權當從未發生。

此夜過後,今下之事不會留下絲毫痕跡。

言辭處處皆是在表示,其可以給自身一條生路。皇帝之位,仍在自己手中。如此峰回路轉,一下子抽乾了李隆基的所有勇氣。

一切既能照常如舊,自己又何必求死?

此念一起,玄宗渾身力氣頓時消去無蹤,猛然間坐倒於地,他仰頭看著蘇午,眼神裡滿是畏懼:“朕之生死,如今皆在你一念之間。

你足可以殺朕而後快,天下之間,再無第二人能叫你付出任何代價。

為何……你為何……”

“我又不是為了這一時之快。”蘇午咧嘴一笑,他在玄宗身旁蹲下身去,手中倏忽多出了一支金光箭。

此箭貫連著李唐宗廟,在蘇午手中亦輕若無物。

在玄宗顫抖的目光中,他將這支金箭遞給了對方,口中道:“閣下性命安危,李唐皇脈興衰,而今儘在閣下自己手中。

皇帝何去何從?

是成一代聖君,或為無道國賊?

俱在你一念之間。

皇帝,好自為之罷。”

說完這一席話,蘇午長身而起,一陣大風裹挾起他的身影,大風回轉之時,他的身影亦消失不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