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拍電影真費錢!(2 / 2)

千禧大導演 顧屈屈 7283 字 2024-04-28

用數字拍攝,隻要租下攝影機,想拍多少條就拍多少條,且成本幾乎為零——機器費用除外。

可是一盒400尺35MM的膠片,隻能拍攝不到四分鐘,價格就要四五百塊一盒。

一部90分鐘的電影,在攝影師是熟練老師傅,演員水平都很高的情況下,一部電影拍攝下來配片比也要1:3,需要差不多270分鐘的膠卷。

再加上衝洗、配光需要的花費……

一部90分鐘的電影拍下來,其他費用都不算,光是花在膠卷上麵,就要花5到10萬,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

實際上吳淵來拍,配片比不可能做到1:3,能夠1:4都算他會省了。

王曉帥拍一部文藝片,能用200盒400尺的膠片...

對吳淵而言,隻要是想拍電影,不管劇本做到多小成本,必須要花10-15萬在膠片的購買和衝洗上,再加上劇組其他開支,沒有20萬是彆想拍一部電影了。

2000年的20萬,這讓存款隻有不到5萬的吳淵望而卻步。

就這5萬,還是他爺爺去年去世時,為他留下的所有儲蓄,都是爺爺一點一點攢出來,再加上父母因公去世後留下的撫恤金。

大夢一場的吳淵,無比後悔自己在夢中為什麼沒有關注一下曆年彩票大獎的號碼,為什麼沒有做點投資炒股的副業。

雖然他知道一些很厲害,盈利很高、市值很高的公司,但是那些公司就算現在去投資,也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拿到豐厚利潤的。

萬事開頭難,這第一筆啟動資金總是最難賺到的。

前世乾了一輩子導演的吳淵,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壓籌在2002年世界杯是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他從來不看足球、籃球的比賽,但是2002年棒子的黑哨實在是太出名了,出名到他就算不接觸足球,也印象深刻。

隻要在四強之前無腦壓棒子就完事了,多的不說,賺到拍第一部電影的錢應該是沒問題的。

“其實也不是沒錢啊...”

已經回到家門口的吳淵,抬頭看向了爺爺留給他的家,一處京城東城的老四合院。

雖然這四合院沒供暖、沒空調,裡頭的裝修從五十年代到現在就沒變過。

但是這可是占地兩百多平的四合院,真要往外賣,還是能賣個一兩百萬的!

不過很快這個念頭就被吳淵打消了,他搖了搖頭,在心裡感歎:“接下來20年是房價瘋漲的20年。”

“要是現在將這套四合院賣了,將錢拿去拍電影,怕是過幾年拍電影賺到的錢,都買不回這套四合院...”

他可清楚的知道,四合院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舊城改造的加速會越來越少,價格會不斷增高。

再過幾年,某外國傳媒大亨會以一平方4萬,總價一千萬的價格在東城買下一套四合院,然後到2014年的時候,這套四合院就已經值一個億了,到他夢醒前,價格已經奔著2億去了...

吳淵的這套四合院,對他來說就是無價之寶啊,而且是越往後越值錢。

在夢中,他就是拎不清這個,01年畢業後,將自家的四合院作價300萬就賤賣了,將這筆錢投到了自己的導演事業上,然後辛苦奮鬥20年,發現手上攢的錢想要買回這套四合院的一間廂房都不夠...

同樣的錯,吳淵可不會犯第二次!

反正現在國內電影行業還沒有市場化,票房時代也還沒來臨,他也不需要急著在這兩年就拍電影。

等到《英雄》這部票房大片開天辟地後,再入場都還來得及。

“現在還是多積累點本金,等到02年世界杯發一筆再說吧。”

拿出鑰匙打開四合院的大門,吳淵沒有直接回主屋,而是拐進了右廂房內。

在右廂房裡,淩亂堆放著一些他從學校放映室裡借出來的電影拷貝盤,而在廂房的右牆上,還掛著一片電影幕布,以及一台老舊的35MM電影放映機。

不過比起這些,最重要的當屬廂房中間桌子上放著的一台二手DVD刻錄機,以及二手錄像機。

這間廂房,就是吳淵平常的工作室。

他身上貼著綁著的那些碟片,全都是誕生於此。

方法很簡單,借到拷貝片後,在廂房裡播放,再由錄像機拍攝,最後把影像轉成數據刻錄在DVD上,這便是土法製作盜版碟的流程。

一部電影隻要用錄像機盜錄下來後,就可以用刻錄機批量複製了。

這雖然沒有直接錄製下音頻視頻來的清晰和容易量產,但是這年頭有槍版片看已經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就這條不成熟的產業鏈,一個月也能給吳淵創造一千塊左右的收入呢!

當然,雖然吳淵是“東城槍版之王”,但是他也是有底線的!

正在上映的電影絕不刻錄,不進電影院盜攝!

隻有電影院已經完全下映了,或者在內地確定沒辦法公映,沒有引進的外國電影,他才會刻錄。

而且他刻錄的盜版碟,清晰度和正版碟完全不能比。

服務的就是囊中羞澀,買不起正版碟的平民大眾,主打的就是個差異化競爭!

這年頭,看電影可是奢侈享受,和20年後完全不一樣。

比起進電影院,大多數年輕人接觸的第一部電影,都是從一張沒有封麵的光碟開始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